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4)東漢鉅鹿(今河北省平鄉縣)人。以符咒治病,藉此聚眾,達數十萬人,號太平道。靈帝時,遂趁政敝民飢,起而為亂,自稱黃天。徒眾皆著黃巾,時稱黃巾賊,後由皇甫嵩討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開、展開。如:「張弓」、「張開」、「張口」。
擴大、誇大。如:「張揚」、「誇張」、「擴張」、「虛張聲勢」、「明目張膽」。
慌忙不知所措的樣子。如:「慌張」、「張皇失措」。
看、望。如:「東張西望」。
想法、主意。如:「主張」。
開張:商店開始營業。如:「開張大吉」。
量詞:A>用於計算某些可開張物體的單位。如:「一張嘴」、「兩張弓」。B>用於計算平面物品的單位。如:「一張紙」、「兩張桌子」、「三張薄餅」。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獸類頭上或鼻前長出的硬質突狀物。如:「牛角」、「羊角」、「鹿角」、「犀牛角」。
幾何學上稱兩直線相交所夾成的空間。如:「直角」、「鈍角」、「對頂角」。
地理學上指陸地向海中突出的部分。如:「鼻頭角」、「好望角」。
方向、方位。如:「東北角」、「西南角」。
邊緣。如:「牆角」、「桌角」、「角落」、「屋角」。
競爭、較量。如:「角力」、「口角」、「角逐」。
角膜:眼球表面的透明薄膜。具有保護及折射光線的作用。
吹管樂器之一。多用於軍隊中。如:「號角」。
量詞。用於計算貨幣的單位。十角等於一元。
演員。如:「主角」、「配角」、「丑角」、「角色」。
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
角色取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man)角色取替論賽爾們認為當兒童能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時,就能瞭解自己與他人觀點的不同。賽爾門主張角色取替的發展與認知發展相關,呈階段性,是漸進發展的,其角色取替論發展階段共分5階段:第0階段─自我中心期(3~6歲):認為自己所想的就是別人想的。第1階段─主觀期(6~8歲):發現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但自己無從瞭解。第2階段─自我反省期(8~10歲):具第二者的觀點。發覺自己與他人想法間有關係,故會嘗試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斷他人的想法。又稱第二人觀點期。第3階段─相互觀點期(10~12歲):具第三者的觀點,能以第三者...
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散布、傳播。《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三國演義》第一回:「中平元年正月內,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
勝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勝敗、輸贏。《韓非子.喻老》:「兩者戰於胸中,未知勝負。」《三國演義》第一回:「時張角賊眾十五萬,植兵五萬,相拒於廣宗,未見勝負。」
望遠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鏡放大鏡就是一種最簡單的顯微鏡,事實上就是一個目鏡。目鏡利用物體的光線彎曲,使光線能比原來更大的張角到達眼睛,使影像比原本大許多。簡單來說,就是使用望遠鏡和顯微鏡時眼睛所看的那個透鏡。(註2)常見的望遠鏡可簡單分為兩類1.折射式望遠鏡:一封閉圓筒,一端視物鏡,另一端是目鏡。(註2)2.開普勒望遠鏡,這種望遠鏡由兩個凸透鏡構成。由於兩個凸透鏡之間有一個實像,安裝分劃板比較方便,而且各種性能優良,所以,目前軍用望遠鏡、小型天文望遠鏡等專業級的望遠鏡都採用此種構造。(註1)3.雙筒望遠鏡:其中每一個望遠鏡中都有兩塊稜鏡,稜...
黃巾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於東漢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6)的大規模民變。黨錮之亂後,政治黑暗,社會不安,鉅鹿人張角組織太平道作亂,因參加亂事的人都在頭上裹著黃巾,作為標幟,故史稱為「黃巾之亂」。
首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領袖、領導人。[例]張角是東漢黃巾之亂的首領。
梟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酷刑。殺人取頭懸掛在木桿上示眾。《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二十人皆梟首。」《三國演義》第二回:「發張角之棺,戮屍梟首,送往京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