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57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酺字孟侯,東漢汝南細陽人。幼隨祖父張充受讀〔尚書〕,能傳述其家業,又師事太常桓榮,勤力不怠,收聚生徒,數以百計。明帝永平九年(66),以〔尚書〕教授於南宮,數講經於御前,論難頗合帝意,受命入授皇太子,酺為人質直,恪守經義,因太子家居奢侈,屢有匡正之詞,以嚴見憚。章帝即位後,出為東郡太守,個性剛斷,擢用義勇,搏擊豪強;元和二年(85),東巡狩,幸東郡,帝先備弟子之儀,使酺講〔尚書〕一篇,然後脩君臣之禮,賞遇殊特,章帝每當會見諸王師傅,均稱譽酺前入侍講,屢有諫正,忠直懇切,出於誠心,有春秋時代衛國大夫史魚之風範。和帝初年,遷為魏郡太守;永元五年(93),遷太僕、太尉;永元十五年,拜光祿勳,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開、展開。如:「張弓」、「張開」、「張口」。
擴大、誇大。如:「張揚」、「誇張」、「擴張」、「虛張聲勢」、「明目張膽」。
慌忙不知所措的樣子。如:「慌張」、「張皇失措」。
看、望。如:「東張西望」。
想法、主意。如:「主張」。
開張:商店開始營業。如:「開張大吉」。
量詞:A>用於計算某些可開張物體的單位。如:「一張嘴」、「兩張弓」。B>用於計算平面物品的單位。如:「一張紙」、「兩張桌子」、「三張薄餅」。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聚飲酒。《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行賞大赦,置酒酺五日。」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元日至於月晦,並為酺聚飲食。」
會帶來災害的神。《周禮.地官.族師》:「春秋祭酺亦如之。」漢.鄭玄.注:「酺者,為人物災害之神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幽噎嘶啞。漢.王充《論衡.氣壽》:「兒生號啼之聲,鴻朗高暢者壽,嘶喝溼下者夭。」《後漢書.卷四五.張酺傳》:「被矢貫咽,音聲流喝。」
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行為放縱,不守法紀。如:「聲名狼藉」。《後漢書.卷四五.張酺傳》:「鄭據小人,為所侵冤。聞其兒為吏,放縱狼藉。」也作「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房屋。《漢書.卷八九.循吏傳.召信臣傳》:「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後漢書.卷四五.張酺傳》:「其無起祠堂,可作稿蓋廡,施祭其下而已。」
誾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悅的直言勸告。《論語.鄉黨》:「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後漢書.卷四五.張酺傳》:「張酺前入侍講,屢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誠心,可謂有史魚之風矣。」
訊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問追究。《後漢書.卷三十四.梁統傳》:「太尉張酺引禪訊問事理,會後召見,因白禪奏記之狀。」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即遣委曲訊問,乃是袁自詠其所作詠史詩。」
惻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懇切。《後漢書.卷四五.張酺傳》:「張酺前入侍講,屢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誠心。」
王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的德化。《後漢書.卷四五.張酺傳》:「吾為三公,既不能宣揚王化,令吏人從制,豈可不務節約乎?」《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南蠻之地,離國甚遠,人多不習王化,收伏甚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