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槍炮彈射出槍炮口以後的行進路線。因受空氣阻力和地心吸力的影響,形成不對稱的弧線形。也稱為「飛路」。
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道學為應用力學之一特殊部門,此項科學以拋射體(projectile)、飛彈(missile)、從飛機所投下的炸彈(bomb)以及火箭(rocket)等之運動定律,及發射器內之作用情形,與擊中目標後所發生之效應為研究對象。它包括內彈道學(interior ballistics)、外彈道學(exterior ballistics)、與終點彈道學(terminal ballistics)等。內彈道學之研究對象為炸藥在鎗管內,推進劑在發射器內「如何對於子彈或火箭賦與動能之問題。外彈道學研究之對象為拋射體之空氣動力性能(aerodynamic performance)。至於終點彈道學則以拋射體擊中...
彈道飛彈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由電腦、雷達、導彈等科技武器組成的一種導彈系統,搭載用以摧毀來襲的彈道式導彈及所攜帶的核彈頭。由於來襲的遠程導彈常帶有多種誘餌和干擾機等突防裝置,反彈道導彈系統必須能在很短時間內完成發現來襲彈頭、正確識別、跟蹤並有效攔截等任務。
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道學(ballistics)是研究砲彈、子彈、火箭、飛彈等之運動的科學。而對於由槍管發射的子彈與由砲管發射的砲彈,其彈道又分為兩部分,以槍、砲口為分界。研究子彈在槍管內或砲彈在砲管內之運動的科學稱為內彈道學(interior ballistics)。子彈一旦離開槍口或砲彈離開砲口,其運動則為外彈道學的研究範圍。因此,外彈道學一般而言就是分析拋射體受空氣動力與重力(無推力)作用的運動。此外,有一種實驗室叫外彈道實驗室(exterior ballistic range),其目的為將火箭或飛彈的縮尺模型用襯套夾住,從砲管射出,射出後襯套分兩片或四片脫離,模型變成獨自飛行。實驗室內設有高速照像與...
標稱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彈或火箭根據標稱狀況(nominal condition)所飛行之軌跡,稱為標稱彈道,亦稱基準彈道。決定飛彈或火箭之飛行軌跡的因素,包括起始條件(起始位置與角度)、推力狀況、大氣狀況(氣溫與氣壓)、彈體物性狀況(質量與質量分佈)、風等,這些因素都會有誤差或隨時間變化,例如起始位置與角度的誤差、大氣密度的變化等。因此在進行彈道計算時,都必須設定標稱狀況。起始位置與角度的標稱狀況是從量測與設定得到,即發射架的位置可以用測量得到。方位角與仰角則根據任務設定。因之起始位置的誤差為量測誤差;起始方位角與仰角的誤差,為發射架操作時微調之誤差;推力狀況之標稱狀況,一般以若干枚火箭之靜試結果平均而得,與...
彈道飛彈軌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道飛彈(參見ballistic missile)基本上祇受其本身推力、外在空氣阻力、以及重力的影響,因此其軌跡多呈拋射線。基本上,其軌跡可分為(1)推進飛行段;(2)自由飛行段;(3)以及重返大氣層(參見re-entry)飛行段等三部分,其中以自由飛行段的時間最長。
拋射體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拋射體受外力作用而在空間運動時之路徑,或運動時所通過的軌跡曲線,稱為拋射體彈道
  如不計空氣阻力,則拋射體彈道又稱為真空彈道(vacuum trajectory),由下圖得知,在真空彈道中,拋射體軌跡的水平座標x為:
  
  其中,v0為拋射體的初速;θ0為初速v0與x座標之夾角;g為重力加速度;t為拋射體運動的時間。由(1)與(2)式中消去時間t後,得出拋射體的運動軌跡之方程式(彈道方程式)為拋物線方程式:
  
  設y=0及x=r時,由(3)得出拋射體的射程r(range)與θ0之關係式為:
  
彈道飛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道定律而設計的飛彈。可經由預設路徑擊中目標,射程達數千公里。如地對地的彈道飛彈有洲際彈道飛彈及中程彈道飛彈。
終端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丸攻擊目標物時之效果,稱為終端效果。終端彈道學為研究彈頭系統之終端效果。終端彈道學之原理應用於彈頭之形狀、重量、裝填炸藥之重量、引信系統以及飛彈或砲彈終端速度等之設計上。特殊功能之彈頭,如錐孔裝藥、縱火燃燒,甚至心戰用散播傳單之彈頭,也要應用終端彈道學之原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彈道學之範疇僅限於內彈道學與外彈道學,終端彈道學資料很缺,並且較不受重視。美國陸軍阿伯丁(Aberdeen)彈道研究所(Ballistic Research Lab.)在1938年成立,當時研究所內僅分內外彈道兩部門,迄1943年,始增設終端彈道組。
  二次大戰後,終端彈道學之智識漸有累...
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彈道學為彈道學中之一部分,它是研究拋射體(彈體)在槍膛、砲膛或火箭內部燃燒時之溫度、壓力等動態之變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