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2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役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役齡男子的縮稱。男子在年滿十八歲的翌年一月一日起役開始,至四十五歲那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除役時止的期間內,稱為「役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別之一,男性。如:「男子」、「男人」、「男兒」、「男子漢」。
兒子。如:「長男」、「他擁有一男一女。」
古代爵位之一。如:「男爵」、「公侯伯子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兵的。如:「役男」。
體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役男體格檢查的等級。舊制區分為甲、乙、丙、丁、戊五種,現行則分為常備役體位、替代役體位及免役體位等三種。
服兵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照我國兵役法規定,男子在18歲至45歲之間,接受國家軍事訓練,擔負保家衛民的責任。為國民對國家應盡的義務之一。役男以抽籤方式來決定陸、海、空等不同兵種。有兩年、三年半、四年半等不同役期。[例]他在服兵役期間,鍛鍊出強健的體魄。 △服役
輔導團隊工作運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填寫或緊急處理等,通常由資淺的輔導人員擔任,以目前的人力配置,也許是實習輔導教師、實習社工學生、替代役男、認輔志工等擔任,接著進行評估。評估決定服務的方向、策略,評估的時間取決於案例的複雜度,因此,不一定能在一次資料蒐集會談就可完成。評估包括事件、個人身心、家庭、教育、社區等面向,通常由學校社會工作者、諮商輔導師或心理師進行。涉及不同的面向時,由不同的專業評估。評估初步完成後,進入以案主為中心的輔導團隊運作。評估之後進行服務安排與介入,如危機介入、經濟補助申請、個別家庭服務計畫(Individualized Family...
徵兵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兵制。指軍隊兵員由全國役男所徵調的兵制。相對於募兵制而言,實施徵兵制度的國家中,入伍服役是一種公民義務。
軍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事操練。如:「受過軍操的人身強體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