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1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徒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留下、空留下。[例]當機會來臨時應該好好把握,以免徒留遺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人、學生。如:「門徒」、「徒弟」、「學徒」、「名師出高徒」。
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基督徒」、「佛教徒」。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狂徒」、「不法之徒」。
只。如:「徒增困擾」、「徒具形式」。
白費、無效的樣子。如:「徒然」、「馬齒徒長」、「徒勞無功」、「徒費脣舌」。
完全沒有憑藉。如:「徒手」、「徒步」。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廬山真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語出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窺知真相的事物。《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也作「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不離開、不使離去。如:「停留」、「留止」、「留任」、「挽留」、「請留步」、「把命留下!」、「留下來吃飯吧!」
保存、記錄下來。如:「留言」、「留聲」、「保留」、「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注意、小心。如:「留神」、「留心」、「留意」。
收容。如:「收留」。
遺下。如:「遺留」、「他留下一封信就走了。」
留級:學生因成績太差,不能升級,留在原來的年級重讀。
留學:到國外去讀書深造。如:「小留學生」、「留學法國」。
留連:不忍離去的樣子。
皋魚之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人皋魚喪母後,悲泣地訴說未能在慈母生前盡孝道,感動了孔子及其門人。見《韓詩外傳》卷九。後比喻孝養父母須及時。如:「父母在世,要盡孝道,以免皋魚之泣,徒留悔恨。」
廬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也稱為「廬阜」、「匡盧」、「匡山」。
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易窺知真相的事物。參見「廬山真面目」條。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附編.舊序.奚序》:「痛遺文缺殘,訪得於義興之故家,塗抹刪改,非復廬山面目。」
廬山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廬山真面目」。見「廬山真面目」條。01.《後漢演義》第八一回:「當下攬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經去垢,露出廬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臉,妖艷絕倫。」02.清.楊倫《杜詩鏡銓.自序》:「今之杜詩,汨於謬解,多有詩義本明,因解而晦,所謂萬丈光焰化作百重雲霧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見廬山真面。」 
廬山之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廬山真面目」。見「廬山真面目」條。01.清.杲清曜〈青本刻聊齋志異例言〉:「茲刻悉仍原稿,庶幾獨得廬山之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