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微波     
瀏覽人次:578 收藏人次:0
一種波長介於零點三公尺和千分之一公尺之間的電磁波。具有方向性及高頻率。在通信、氣象、天文、烹調方面應用廣泛。
微波     
瀏覽人次:710 收藏人次:0
一種烹飪用具。利用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轉動、振動而發熱,因而使食物增溫、變熟。其特點是加熱時間短,不起油煙,食物受熱均勻。
微波測距     
瀏覽人次:223 收藏人次:0
應用波長在8mm至10cm(頻率為35GHz至3GHz)之無線電微波為載波之距離測量。測距時,係以兩副相同之儀器安置於測線之二端,如圖所示,主站儀器發射微波至副站,副站儀器接收後,立即回射至主站,再由主站接收,利用微波傳輸速度與時間,計算兩點間距離。微波測距之優點為所量距離較光電測距為長(二十公尺至百餘公里),且遇有通視情形不佳,如雨、霧等惡劣氣候時,仍可進行測距。但因受沿線之溫度、濕度、氣壓等之影響甚大,觀測值須加以各種繁複之改正,始可達到預期精度。
微波傳送     
瀏覽人次:160 收藏人次:0
  微波傳送為一種無線電波的傳送方式,通常用於電視訊號的中繼傳送,或在現場轉播時將電視訊號由轉播車傳送回電視臺主控室之用。
  所謂微波是指頻率在1,000兆赫(1,000MHz,或1 GHz)至10,000兆赫間的無線電波,一般用於電視訊號傳送的是2,500兆赫左右的微波微波傳送的有效距離在一般情形約只有20英哩半徑左右,在理想的狀況,有效傳送距離最遠可達50英哩(80公里)的範圍。此種傳送方式有一大基本限制,即是傳送的訊源與目的地間不能有物體阻隔,必須為目視可及(Line-of-Sight)的情形,否則所接收的訊號會有相當的衰減,因此電視臺的中繼站均設於高山上視野無阻隔的地點。...
微波遙測     
瀏覽人次:124 收藏人次:0
  利用光譜內微波(波長1公釐至1公尺)來偵測地球表面景觀和物體之遙測方式。微波遙測和一般所熟知的空照與衛星遙測之不同,在於不受太陽和天候之限制,它是全天候的系統,因為微波可穿透雲層,在任何狀況之下皆可成像,因此可用於偵測一些天氣特殊的地區,如雲霧覆蓋的熱帶雨林和長晝夜或天氣惡劣之南、北極。雷達是微波遙測的主要儀器,目前較常見的系統,如以偵側海洋為主的Seasat和太空梭內採用的Shuttle Imaging Radar。此外,一些外太空探測的太空船亦攜帶有雷達偵測系統,用於偵測外太空星球之表面狀態,如麥哲倫(Magellan)曾利用微波遙測的方式,得到許多有關金星的影像。
微波測距儀     
瀏覽人次:123 收藏人次:0
一種微波測距系統,其作業以兩部相同儀器分別設置於發射站及接收站,藉無線電波往返之相位差以測定接收站與發射站間之距離。見微波測距。
微波雷達     
瀏覽人次:119 收藏人次:0
  微波雷達是一種主動感測器,因此,它能精確地測量電磁波照射到目標後的各種改變。有一種都卜勒雷達(Doppler radar)能夠測量發射與回射微波的頻率變化,由這種頻率變化可以推知相對的運動速度。
  最常見的雷達通常是向某一個方向發射一種脈動的電磁波,然後接收同一個方向的反射波。發射脈動與回射脈動的時間間隔代表反射物體的距離,波輻的變化則代表物體的反射能力。電磁波的極化情形也可能在反射時發生改變,這種改變能幫助我們瞭解遠處物體的性質。而且微波的發射可由操作員控制,其波長(通常為1到30公分)可以選擇,使對各種程度的雲覆蓋或各種天候都能做到最有效的穿透。因此雷達的操作幾乎沒有時間限...
微波的危害     
瀏覽人次:105 收藏人次:0
  微波通常是指波長為1m至1mm(頻率為300MHz至300GHz)之電磁波。微波的生物效應主要與其在體內經吸收後而轉換為熱能之熱效應有關。一般言之,微波的潛在健康危害隨其波長之增加而增加。當其波長小於0.3cm時,它可在皮膚表層被吸收;3~10cm時,穿透力最大,對體內器官具潛在危害。微波之職業性暴露,被懷疑可能會導致白內障。如果暴露強度及時間足夠,則局部微波輻射,會引起燒傷,全身輻射會引起熱危害,這種熱危害,若夠強的話,可致人於死。當全身微波輻射達10mW/cm2時,體溫可上升1℃。據東歐諸國報告,低強度微波輻射,會引起多種非熱效應危害,包括行為改變內在。但在西歐國家卻鮮有類似的報告。
微波食品     
瀏覽人次:101 收藏人次:0
一種即食性食品。消費者僅須將已調理好的冷藏食品直接以微波爐加熱後,即可食用。如:「國內外食人口正逐年增加,而微波食品正可成為他們另一種消費選擇。」
微波全像攝影     
瀏覽人次:81 收藏人次:0
微波波段,根據波的干涉和繞射原理,將物體反射或透射波之等相面記錄與再現之成像技術。反射的物波和參考(基準)波會產生干涉圖形,因其與物波的幅度及其相位有關,故干涉圖記錄地物波的波前。當再現時,可用另一參考波來照射全像。此時相干光經全像的繞射作用,再現原來的物波。現行之聚焦合成孔徑雷達,可視為微波全像之遙測技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