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94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中戰慄恐懼。宋.陳亮《酌古論.孫權》:「諸侯觀之,心戰膽栗,始知將軍為真英雄,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略上的致勝之道,以收服人心為上策,武力征伐為下策。《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心戰膽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心驚膽戰」。見「心驚膽戰」條。01.宋.陳亮《陳亮集.卷五.酌古論一.孫權》:「諸侯觀之,心戰膽栗,始知將軍為真英雄,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膽驚心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心驚膽戰」。見「心驚膽戰」條。01.明.陸采《懷香記》第二七齣:「可憐平地風波變,天那好苦,霎時間膽驚心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離鄉背井」條。 01.明.邵璨《香囊記.第二七齣》:「笳鼓喧轟,四方多戰爭;離鄉別井,怎當心戰兢。」 參考詞語︰離鄉避井注音︰ㄌ|ˊ ㄒ|ㄤ ㄅ|ˋ ㄐ|ㄥˇ漢語拼音︰lí xiāng bì jǐng釋義︰「避井」義同「背井」。「離鄉避井」即「離鄉背井」。見「離鄉背井」條。 01.《西遊記.第一六回》:「小和尚道︰『師公差了。唐僧乃是離鄉避井的一個行腳僧。你這等年高享用,也彀了,倒要像他做行腳僧,何也?』」
臨深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近深淵,踩在薄冰上。語本《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比喻戒慎恐懼,十分小心。《後漢書.卷四八.楊終戒傳》:「豈可不臨深履薄,以為至戒!」《文選.潘岳.西征賦》:「心戰懼以兢悚,如臨深而履薄。」也作「臨深履冰」、「履薄臨深」。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叛亂。建興三年(225)春,諸葛亮率大軍兵分三路征伐南中。在此次戰爭中,諸葛亮對叛軍首領孟獲採用攻心戰術,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平叛戰鬥結束後,諸葛亮吸取「眾建諸侯分其力」的經驗,將南中四郡分為六郡,叛亂中心建寧郡被分得最細,起用大量土著大姓為官吏,達到不留軍隊、不運糧草,又能治理該地的目的;徵調南中「青羌」萬餘家入蜀,以其青壯組成騎兵五部,號稱「飛軍」:設立庲降都督,掌管南中軍政。該年十二月,諸葛亮率軍回到成都。  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於後主,率軍至漢中,準備北伐。他先在漢中練兵約一年,然後北...
心驚膽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大夫義不勝利,公不勝私,惟知剝民脂膏以自封靡,一旦聞金革之事,則心搖膽戰,口出寒液。」 參考詞語︰心戰膽栗注音︰ㄒ|ㄣ ㄓㄢˋ ㄉㄢˇ ㄌ|ˋ漢語拼音︰xīn zhàn dǎn lì釋義︰猶「心驚膽戰」。見「心驚膽戰」條。 01.宋.陳亮《陳亮集.卷五.酌古論一.孫權》:「諸侯觀之,心戰膽栗,始知將軍為真英雄,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參考詞語︰心驚膽落注音︰ㄒ|ㄣ ㄐ|ㄥ ㄉㄢˇ ㄌㄨㄛˋ漢語拼音︰xīn jīng dǎn luò釋義︰猶「心驚膽戰」。見「心驚膽戰」條。 01.宋.歐陽修〈祭蘇子美文〉:「子之心胸,蟠屈龍蛇;風雲變化,雨雹交加;忽然揮斧,霹靂轟車。人有遭之,心驚膽落,震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