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3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理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分析」(又譯為「精神分析」)是奧地利精神醫學家佛洛依德(S.Freud, 1856~1939)所創,於二十世紀初提出,如其著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 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 Life, 1901]、〔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等。當時(1902)佛洛依德並邀維也納的精神科醫師,每週三聚會一次,討論心理分析的理論與應用,此即所謂「星期三心理學研究社」(Psychological Wednesday Soc...
心理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分析論(The psychoanalytic approach)目錄1 前言2 諮商方法2.1 自由聯想2.2 夢的分析2.3 移情的分析與解釋2.4 抗拒的分析與解釋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前言心理分析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為佛洛伊德,而此理論也是歷史上最悠久的心理治療理論,且影響為最深遠的一門學派,因此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夢的解析,被稱為是改變歷史的書之一。在此學派中,主張透過自我內在心靈的分析,以及觀察分析病人的問題,因而形成了臨床的理論,進而建構...
心理分析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分析治療是一套治療精神疾病患者的方法,由奧國精神醫師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首創,是佛氏及其學說的跟隨者以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sis)對人格、行為內在動力、衝突與精神病患的成因加以探究,而發展出的一套治療程序與方法。
  這套方法的基本原則,就是設法去揭露當事人行為的潛在動機並重組其意義。由於心理分析論認為心理或行為的病因,常是基於被壓抑的欲望或衝突作用,這些是屬潛意識的層次,當事人本身不能察覺,而治療者也不能由直接觀察來了解,所以要透過心理分析的方式,讓那些藏在潛意識裡的意念逐漸浮現,治療者並要協助重組這些材料並理出意義來,亦即使當事者能意識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如:「分割」、「分離」。
配與。如:「母鳥將捉回來的小蟲分給小鳥吃。」
分擔。如:「分憂解勞」。
辨別。如:「分辨是非」。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
區別、不一樣之處。如:「大小之分」、「人我之分」。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約分」、「二分之一」。
評定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量詞:A>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B>用於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C>用於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D>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只花五分鐘的時間,就完成這項實驗。」E>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F>用於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逢人只說三分話」、「一分努力,一分收穫。」
名位、權利、義務等的範圍、限度。如:「身分」、「名分」、「本分」。
整體中的局部。如:「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釋。如:「析義」、「析疑」、「剖析」、「分析」。
分離、分開。如:「分崩離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本來合在一起的分離。晉.劉琨〈答盧諶詩〉:「天下之寶,當與天下共之,但分析之日,不能不悵恨耳。」
2.對事理的分解辨析。《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三娘離席,今告諸親,聽奴分析。」
3.分家。《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誠恐日後長大,說話一發多了,今日分析他母子出外居住。」
心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體心智活動的總稱。亦用以泛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內心活動。
2.心和理。是宋儒心性論中的重點。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顧東橋書》:「此區區心理合一之體,知行並進之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