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47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忠君愛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於國君,熱愛國家。《東周列國志》第四四回:「此人雖則商賈之流,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排患解紛之略。」清.朱彞尊〈袁凱傳〉:「朔望朝罷,諸將赴都堂聽講經史,庶幾忠君愛國之心、全身保家之道,油然日生而不自知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如:「喜愛」、「酷愛」、「愛屋及烏」。
珍惜。如:「憐愛」、「愛惜」、「自愛」。
男女間相互的情意。如:「情愛」、「戀愛」。
親慕的情緒或事物。如:「慈愛」、「恩愛」、「親愛」、「割愛」、「同胞愛」。
仁惠。如:「仁愛」、「遺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代的一國之主。如:「國君」、「君主」。
古代的封號。如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
子孫尊稱父祖輩。如:「嚴君」、「家君」、「先君」。
妻子稱自己的丈夫。如:「夫君」、「郎君」。
對一般人的尊稱。如:「陳君」、「諸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心做事。如:「忠君愛國」。
愛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護國家。《抱朴子.外篇.廣譬》:「烈士之愛國也如家,奉君也如親。」
九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句,意思是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六臣註文選》中的劉良注語中,就用「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來解說這個意思。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關羽的廟宇或大堂等,常會有一尊赤兔馬的雕塑像。 信仰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代表,以關羽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例子,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朝代 皇帝 時間 封號 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年) 崇寧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元泰定帝 天曆八年...
夔州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唐貞觀二十三年(西元六四九年),爲旌表諸葛亮「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奪」的忠君愛國思想而改名奉節縣沿用至今。歷史上許多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蘇軾、陸遊、劉禹錫等都在上留下許多的詩篇,因此奉節又享有「詩城」的美譽。據地方誌所載,奉節城址曾先後五遷,大致不出今奉節與夔門之間的沿江兩岸,包括今白帝城在內。今址爲宋代所遷,以後再無變動。其城依山面江,周長六里,原有五座城門,並各有題額,東門爲「瞿塘天險」、西門爲「全蜀咽喉」、 大南門爲「縱目」、小南門爲「觀瀾」、北門爲「肅威」;均爲明朝成化十年(西元一四...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唐貞觀二十三年(西元六四九年),爲旌表諸葛亮「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奪」的忠君愛國思想而改名奉節縣沿用至今。歷史上許多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蘇軾、陸遊、劉禹錫等都在上留下許多的詩篇,因此奉節又享有「詩城」的美譽。據地方誌所載,奉節城址曾先後五遷,大致不出今奉節與夔門之間的沿江兩岸,包括今白帝城在內。今址爲宋代所遷,以後再無變動。其城依山面江,周長六里,原有五座城門,並各有題額,東門爲「瞿塘天險」、西門爲「全蜀咽喉」、 大南門爲「縱目」、小南門爲「觀瀾」、北門爲「肅威」;均爲明朝成化十年(西元一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