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91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快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藝。表演者通常自擊竹板和節子,按較快的節奏念誦唱詞。基本用七字句,押韻,或間以說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迅速。與「慢」相對。如:「趕快」、「快速」、「走快一點!」
暢意、高興。如:「快樂」、「快活」、「大快人心」。
將要、將近。如:「快到了!」、「快要昏倒了!」
直爽、乾脆。如:「爽快」、「心直口快」、「快人快語」。
銳利。如:「快刀」。
捕快:古代指衙門中負責捉拿犯人的差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音樂的節拍。如:「板眼」、「快板」、「慢板」。
對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種曲藝表演方式。指兩個人互相答對或演唱。如:「對口相聲」、「對口快板」。
老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篇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開信》,但沒有獲准發表,老舍只得被迫停筆。此後老舍試圖參加文藝工作隊,想通過寫快板、相聲等,來宣傳計划生育、科學種田,也未獲批准。1966年春季,老舍獨自前往北京郊區順義縣以養豬而聞名的陳各莊,跟那裡的農民生活在一起,準備寫科學養豬的快板。1966年8月23日,老舍等29人被紅衛兵綑綁之後,整批帶往國子監孔廟批鬥,在震天的「打倒反革命份子」口號聲中,跪著被輪番毆打3小時,期間老舍因不滿身上所掛的「反革命份子」字樣,而稍有反抗,...
京韻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河北、東北、華東地區的一種曲藝。以木板大鼓結合清音子弟書,並吸收平劇、梆子及其他說唱藝術等發展而成。起初多演唱長篇,後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說。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唱腔主要有起板、平腔、快板等。一人演唱,自擊鼓、板,以三弦、四胡、琵琶等為伴奏樂器。因自清代起流行於北平、天津二地,故也稱為「京津大鼓」。
竹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由兩塊竹板組成,上端用繩繫住,下端可隨拍甩動。常和碎子並用,為快板書、山東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錢板等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稱為「竹板兒」、「快板」。
八駿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曲名。為南管樂曲,屬四大名譜之一,主要以器樂演奏,以八駿為題材,描繪駿馬奔騰的景象,音調古樸、節奏鮮明,生動的表現駿馬展足的動態。全曲由八段組成,由散板開始,繼而慢板、中板、快板,最後在急速的快板高潮中結束。又名八走馬。
呱嗒板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演唱快板兒等時,用來打拍子的器具。用繩將兩大塊竹板或若干塊小竹板連接而成。
促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奏急促的曲調,即今所謂的快板。元.孫蕡〈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詩:「促拍未終南內曲,新腔忽過小梁州。」清.洪昇《長生殿》第一六齣:「此曲散序六奏,止有歇拍而無流拍;中序六奏,有流拍而無促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