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5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急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急應變的才智。《醒世恆言.卷一四.鬧樊樓多情周勝仙》:「見那女孩兒叫聲:『哥哥,你是兀誰?』朱真那廝好急智,便道:『姐姐,我特來救你。』」
急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勢危急下,突然想出應對之策。《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湯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條主意。」
急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在情急之下會突然想出應變的計謀。《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一時人急智生,把自己頭髮拔下一綹,登時把弓弦續好,飛馬回來。」《老殘遊記》第一五回:「這些人人急智生就把坑裡的冰鑿開,一塊一塊的望火裡投。」也作「人急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如:「智慧」、「智力」、「大智若愚」。
聰明的。如:「智者」、「不智之舉」。
謀略。如:「鬥智不鬥力」。
才識。如:「智勇雙全」、「足智多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要、迫切。如:「緊急」、「急切」、「急促」。
沒有耐心。如:「焦急」、「性急」。
快、猛、迅速。如:「急速」、「急流」。
嚴重、危難的事。如:「救急」、「告急」。
熱心。如:「急公好義」。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強國之策,終不見用。著有《東方朔》二十篇。 (2) 自訟:替自己申訴、爭辯。 (3) 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國人。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受封於商。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被車裂而死。亦稱為「衛鞅」。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
急中生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緊急狀況下猛然想出了應付的方法。《三俠五義》第二三回:「那邊樹上有一樵夫正在伐柯,忽見猛虎啣一小孩,也是急中生智,將手中板斧照定虎頭拋擊下去,正打在虎背之上。」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強國之策,終不見用。著有《東方朔》二十篇。 (2) 自訟:替自己申訴、爭辯。 (3) 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國人。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受封於商。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被車裂而死。亦稱為「衛鞅」。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
人急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在情急之下會突然想出應變的計謀。元.施惠《幽閨記》第七齣:「粉牆這等高峻,如何跳得過?自古道人急計生,不免攀住這杏花梢,跳將過去。」也作「人急智生」。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強國之策,終不見用。著有《東方朔》二十篇。 (2) 自訟:替自己申訴、爭辯。 (3) 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國人。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受封於商。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被車裂而死。亦稱為「衛鞅」。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