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9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恰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剛、恰好。宋.張孝祥〈菩薩蠻.恰則春來春又去〉詞:「恰則春來春又去,憑誰說與春教住。」也作「可則」、「恰來」、「恰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度、制度。如:「原則」、「規則」、「法則」、「細則」。
模範。如:「以身作則」。
即、就。如:「有過則改」、「飢則思食」。
卻。表示轉折的語氣。如:「今則不然」。
接數序詞後,表提頓。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量詞。用於計算文字分項段落的單位。如:「一則消息」、「三則寓言」、「試題二則」、「新聞五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好、適當的。如:「恰巧」、「恰當」、「恰似」。
可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剛剛、恰好。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可則俺兩口兒都老邁,肯分的便正該。」也作「恰來」、「恰就」、「恰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