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66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悒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鬱悶惆悵。如:「他面試失敗,悒鬱而歸。」《舊唐書.卷一七○.列傳.裴度》:「昭既在散位,心微悒鬱,而有怨逢吉之言。」
悒鬱不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有氣,壓抑著不表現出來。《紅樓夢》第五回:「便是那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愁悶、不快樂。如:「憂鬱」、「鬱氣」、「鬱悶」、「抑鬱」。
積聚、凝滯。如:「鬱積」、「鬱結」。
茂盛。如:「鬱茂」、「蒼鬱」、「蔥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鬱不安。《楚辭.屈原.天問》:「武發殺殷何所悒?載尸集戰何所急?」
愁悶。如:「憂悒」。三國魏.曹植〈離友詩〉三首之二:「伊鬱悒兮情不怡。」
憂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傷悒鬱。《管子.內業》:「思索生知,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鬱生疾,疾困乃死。」《紅樓夢》第三回:「只因寶玉情性乖僻,每每規諫,寶玉不聽,心中著實憂鬱。」也作「憂悒」。
渾然不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沒有感覺。《紅樓夢》第五回:「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執政者所惡,以莫須有的罪名貶江州司馬。自此淪落天涯,悲憤悒鬱。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轉機。他吸取過去的教訓,採取明保身、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並從此心向佛、道。長慶元年(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又轉上柱國,可謂官運亨通。為避免捲進政治鬥爭漩渦,他請求外遷,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他疏理六井、築堤蓄水,以利灌溉。離任之時,他還將治水要領寫成《錢唐湖石記》,刊於石上,使繼任者知曉。據說離開杭州時,他把官俸留在州庫,作為公家緩急之需。他為官認...
冤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悒鬱、不得志。《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白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曰「通家吾未老,倚杖望高軒。」對白樸之器重與肯定,可見一斑。  白樸幼經離亂,倉惶間失去慈母,心中悒鬱無歡,常有滿目山川之嘆,金亡後更鬱鬱不樂,又覺得短促人生不須隱居避世以自高其節,亦不願為求功名利祿而勞役自己,於是放浪形骸,寄情於山水、文章,以求自適,元世祖中統年間,中書右丞相史天澤大力薦舉白樸,均「再三遜謝,棲遲衡門,視榮利薄如也」。曾有<瑞鶴仙>詞云:「百年孤墳,日就衰殘,麋鹿難馴,金鑣縱好,志在長林豐草間。」短短數語,其性情志趣已現。 作品 雜劇 據元人鐘嗣成《錄鬼簿》著錄,白樸寫過15種劇本,這15種是:《唐...
碧玉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禮部尚書張瑞華,有女玉貞,許同鄉秀才趙啟賢為妻,表兄陸某因求婚被拒,懷恨在心,故設計騙得玉貞的碧玉簪,假造情書,致趙、張二人婚姻不合,玉貞悒鬱成疾,後張瑞華親至趙府質問,陸畏罪自殺,真相始得大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