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9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悠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忽游蕩以度日。比喻虛耗光陰不自振作。《淮南子.脩務》:「彼并身而立節,我誕謾而悠忽。」《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自實枉自奔波多次,竟無所得。日挨一日,悠忽半年。」
悠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神志恍惚。《文選.宋玉.高唐賦》:「悠悠忽忽,怊悵自失。」
2.形容悠閒懶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久、長遠。如:「悠久」、「悠揚」。
閒適。如:「悠閒」、「悠哉」。
悠悠:A>安閒、自在的樣子。如:「白雲悠悠」、「閒雲潭影日悠悠」。B>憂思、憂思的樣子。如:「悠悠我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侮怠慢、不注意。如:「疏忽」、「忽視」、「忽略」、「輕忽」。
突然、意想不到。如:「忽然」、「忽隱忽現」。
忽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迷惘、迷茫的樣子。東周戰國.宋玉〈高唐賦〉:「悠悠忽忽,怊悵自失。」《紅樓夢》第五六回:「(寶玉)心中悶悶,回至房中榻上,默默盤算,不覺就忽忽的睡去。」
土木形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泥塑木雕等缺乏靈性的人物。語本《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今旦代從外來,見木禺人與土禺人相與語。」形容人不加修飾的面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晉書.卷四九.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鳳之姿,天質自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