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傷的情緒。如:「夫妻離異所帶來的悲情,讓他久難釋懷。」晉.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之一:「悲情觸物感,沉思鬱纏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痛、傷心。如:「悲傷」、「悲哀」、「悲喜交集」、「悲歡離合」。
哀憐、憐惜。如:「悲憐」、「慈悲」、「悲天憫人」。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8 來源 釋義悲痛之後再回憶起當時悲情的情景。 出處唐。韓愈與李翱書:[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用法形容猶有餘痛,含有吸取教訓,警惕未來之意。 例句冰心往事二:[痛定思痛,我覺悟了,為何千萬年來,傷了無數的客心。] 同義懲前毖後、痛改前非 反義執迷不悟 辨析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雷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育工作,現任教於文山社區大學及台北藝術大學。  著有:《愛染五葉》、《文學漂鳥》、《雷驤極短篇》、《悲情布拉姆斯》、《繪日記》、《西張東望》、《晃動》、《行旅畫帖》、《捷運觀測站》、《隨筆北投》等等,小說、散文作品近三十種。  電視紀錄片作品〈映像之旅〉、〈歲月中國〉、〈作家身影〉等系列,共二百八十部,亦多次榮獲金鐘獎。 文學創作   青年時期,雷驤以想像無窮的小說在文壇崛起;到中年之後作品風格轉為真誠坦白,直陳生命,圖文並茂的隨筆式散文建立獨特的文學風格。他一向不在作品中歸納大道理,在藝術表達上,他保持含蓄的美,以「...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下這首詩,從詩文中的「未盡反哺心」,我們可以明了他「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情。這首詩一方面在宣洩自己悲情,一方面諷諭世上不孝的人。
楊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陸軍上士文書,開始以金馬、楊喚、白鬱為筆名寫現代詩。楊喚的童年生活雖然悲慘[來源請求],卻能跳脫悲情,以文學的熱忱,寫出一首首純真可愛的童詩。他從小喪母,繼母常虐待他,所以他的童年是萎謝的、是悽慘的,因此對童年的嚮往寄以美麗的幻想,想從詩裡面找回一些溫暖,於是發表了不少兒童詩歌,純真童稚的詩心,很受大家喜愛,楊喚的詩有豐富的感情和趣味,並具有啟發性,是台灣寫作兒童詩的先驅。他是個天才,他的詩可分為兩類:一為「抒情詩」、一為「童話詩」。自然、抒情詩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他最大的嗜好就是抽香煙,不分好劣,隔不了二十分鐘就是一...
詹宏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事件》 A Bright Summer Day▪ 1981 《1905 年的冬天》▪ 1989 《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1993 《只要為你活一天》 Treasure Island▪ 1993 《戲夢人生》 The Puppetmaster▪ 1994 《獨立時代》 A Confucian Confusion▪ 1994 《多桑》 A Borrowed Life▪ 1995 《好男好女》 Good Men, Good Women▪ 1996 《南國再見,南國》 Goodbye South, ...
楊守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下女性的呻吟,這些黑暗面和掙扎面,與新文學運動的反抗反封建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它道盡一個苦難時代的悲情與希望。《楊守愚集》,〈楊守愚及其小說〉古繼堂 :楊守愚在他的作品中十分清楚的指出,地主之所以如此凶狠,農民之所以如此不幸,並不是局部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黑暗。……殘酷的階級壓迫,在楊守愚的小說中被描寫的非常具體和生動。楊守愚已經注意到了,通過不幸者的命運,來展現那人吃人的社會中,人吃人的罪行。〈在前哨─讀楊守愚的小說〉施淑︰提供知識份子左傾現象的出現,和人道主義的關懷,是楊守愚小說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參考資料當代文學...
吳錦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遠的傘姿》、《生態禪》;詩集:《生之曼陀羅》;另有《抓狂政治》等政治、時事評論集十餘種出版。另有《悲情的山林》、《願嫁山地郎》、《原舞者》、《生命Hiking》、《一隻鳥的故事》、《做一個新台灣人》、《妻的容顏》、《黃》、《處》、《雜》、《蛇》、《龍》、《天》、《玄》、《地》、《1988臺灣小說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