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90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愔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和的樣子。《左傳.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
2.深靜的樣子。南朝梁.柳惲〈長門怨〉:「玉壺夜愔愔,應門重且深。」清.朱孝臧〈鷓鴣天.野水斜橋又一時〉詞:「新雪涕,舊絃詩,愔愔門館蝶來稀。」
3.憂愁、沉默的樣子。漢.蔡琰〈胡家十八拍〉詩:「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詳和樂。《玉篇.心部》:「愔,安和貌,悅貌。」《文選.宋玉.神女賦》:「澹清靜其愔嫕兮,性沉詳而不煩。」
不可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量度、預料。《呂氏春秋.季春紀.論人》:「故知一,則應物變化,闊大淵深,不可測也。」《三國演義》第一八回:「陳珪父子面諛將軍,其心不可測,宜善防之。」
容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從容自適。《文選.左思.吳都賦》:「翕習容裔,靡靡愔愔。」《文選.江淹.雜體詩.謝光祿》:「行光自容裔,無使弱思侵。」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