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03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慌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慌張而忙亂。《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聽知司馬懿大敗,失了渭南營寨,軍心慌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條理、秩序的。如:「散亂」、「雜亂」、「一團亂」、「亂哄哄」、「亂七八糟」。
混淆。如:「以假亂真」。
隨便、任意。如:「亂動」、「亂來」、「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戰爭、騷動。如:「戰亂」、「叛亂」、「動亂」、「亂世」。
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如:「淫亂」、「亂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急躁、急迫。[例]慌忙、慌亂
以逸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從容應付,毫不慌亂。[例]大考前夕,他已有萬全的準備,以逸待勞,態度十分從容。
家喻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喻戶曉」原作「戶告人曉」。漢朝時,劉向編了一本《列女傳》,講述古代貞烈女子的故事。其中有一篇是敘述古代梁國的一位婦人,有一天家裡失火了,她的孩子和姪子都在裡面。婦人跑進大火中,原想先救姪子,在慌亂中抱出一個小孩,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孩子。眼看火勢愈來愈大,已經不可能再進去救人。婦人心裡十分難過,想投火自盡,旁人趕緊把她攔下勸說:「你原本是想救姪子,只因一時慌亂才救成自己的孩子,又何必想不開呢?」婦人說:「話雖如此,但我又怎麼可能挨家挨戶的去解釋,讓全國上下都知道呢?一定會有許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經過,因而指責我偏心,只救自己的孩子,我以後都要背負這個不義的罪名,還有什麼臉見人?要我再把自己的孩子推...
手足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腳無處安放。語本《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形容舉止慌亂,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陳書.卷六.後主本紀》:「自畫冠既息,刻吏斯起,法令滋章,手足無措。」《三國演義》第六七回:「孫權縱馬上橋,橋南已折丈餘,並無一片板。孫權驚得手足無措。」也作「莫措手足」、「手腳無措」、「手足失措」。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例]火警發生時,許多人都慌亂不已,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怕。如:「恐懼」、「驚恐」、「恐慌」。
威嚇。如:「恐嚇」。
疑慮不定之詞。有大概、可能的意思。如:「他恐怕不會來了。」
六神無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神慌亂、張皇失措,拿不定主意。《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嚇得知縣已是六神無主,還有甚心腸去吃酒?」《文明小史》第五八回:「家人們看見老爺病了,太太又不曾回來過,更是六神無主。」也作「六神不安」。
趁火打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火打劫」是趁人家裡失火、一片慌亂時搶劫財物,也就是乘人之危。所以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裡解釋「趁火打劫」的狀況時,便說這些盜賊都是臨時起意居多,遇到人家家裡失火時,即趕快召來同伙進入火場,看到東西就搬。主人加以阻止時,他們還理直氣壯地說:「我是幫你把財物搬到我家寄放。」所以徐珂最後下結論說他們是「倉猝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耳。」後來「趁火打劫」不一定限定於趁人失火時搶劫財物,語義擴大到凡是乘人之危,從中取利者都可以使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