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懂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事理。如:「這個學生實在很懂事,從不讓老師們擔心。」
懂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明事理。如:「小孩子不懂事,你就別罵他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奉養。如:「事奉父母」。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了解。如:「懂道理」、「懂事」、「看懂了」。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的依據。 人格發展八階段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此時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艾瑞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誌生命誕 生的怒吼。"兒童期...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的韓康伯從小就聰明懂事,很得舅舅殷浩的疼愛,《晉書.卷七五.韓伯列傳》就記載了一段殷浩稱讚韓康伯的話:「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意思是說韓康伯雖年輕,卻自視甚高,果然是同輩中最為出色的。殷浩就像一般的長輩,除了愛護康伯之外,同時也期望他不要仗著聰明就驕傲自大。有一次他看到康伯在言談間流露出一副學問淵博的樣子,就說:「康伯自以為學問淵博,其實連我言談中的智慧都未嘗得到。」殷浩對《老子》、《周易》頗有研究,是當時候的清談名家。對後生晚輩的狂妄甚不以為然。後來「拾人牙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並、且。[例]他又不是三歲小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懂事、聽話。如:「乖巧」、「這孩子真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加。如:「越大越不懂事。」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恰隨妹妹閑行散悶些,到池沼,陌觀絕,越教人嘆嗟。」
擔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寬恕、原諒。[例]小兒若有冒犯之處,念在他年紀小、不懂事,請多多擔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