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6.53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大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而成江河,使水入海。《楚辭.屈原.天問》:「河海應龍,何盡何歷?鮌何所營,禹何所成?」漢.班固〈答賓戲〉:「應龍潛於潢汙,魚黿媟之。」
2.古代傳說中興雲致雨的神。《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夫女魃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該。如:「應當」、「應該」、「應有盡有」。
回答。如:「應和」、「應對」、「回應」、「一呼百應」。
承諾、同意。如:「答應」、「應承」、「應許」。
對付、對待。如:「應付」、「應戰」、「隨機應變」。
參加。如:「應徵」、「應考」、「應試」。
配合。如:「應用」、「應景」、「應時」、「應運而生」。
接受。如:「應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動物。頭生角、鬚,身似大蛇,有鱗、爪,能飛天、潛水,忽來忽去,有雲相襯。
古代用以比喻君王。如:「龍袍」、「龍體」、「真龍天子」。
借指首領或豪傑才俊。如:「人中之龍」、「臥虎藏龍」。
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巨大的動物。如:「恐龍」、「雷龍」。
龍舟:龍形的船。通常在端午節舉行划船比賽時使用。如:「大家一起去看龍舟比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晒、弄乾。《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咸池,晞女髮兮陽之阿。」晉.嵇含〈悅晴詩〉:「翔鳳晞輕翮,應龍曝纖鬐。」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ˊ漢語拼音︰kuò lùn gāo tán釋義︰即「高談闊論」。見「高談闊論」條。 01.宋.許應龍〈省試策問〉:「闊論高談者若善謀,輕舉妄動者若敢為。」 02.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據先生懷才抱德,闊論高談,未膺玉帛之求,且度虀鹽之況。」
牛刀小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許應龍〈代賀察院啟〉:「儒林挺秀,士萼交輝。早擢第于太常,旋馳聲於宦路,牛刀小試,游刃恢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用字。為五代時南漢劉巖所造的字,並自以為名,取周易飛龍在天之意。《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國世家.兩漢世家》:「龑初名巖,又更曰陟。九年,白龍見南宮三清殿,改元曰白龍,又更名龑,以應龍見之祥。」
養虎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宋史.卷四一九.許應龍列傳》:「時李全、時青輩歸附,應龍入對,有『荓蜂是懲,養虎遺患』之說,後皆如所言。」
成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已成的論著、學說。《元史.卷一九○.儒學傳二.牟應龍傳》:「於諸經皆有成說,惟五經音考盛行於世。」
闊論高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高談闊論」。見「高談闊論」條。01.宋.許應龍〈省試策問〉:「闊論高談者若善謀,輕舉妄動者若敢為。」02.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據先生懷才抱德,闊論高談,未膺玉帛之求,且度虀鹽之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