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37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戒嚴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在思想、行為上有所警惕、約束。如:「自從與主任同一辦公室以後,他便對自己下了戒嚴令,言行舉止格外小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如:「命令」、「奉令」、「朝令夕改」、「明令規定」。
使。如:「令我難以忘懷!」、「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敬稱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
時節。如:「月令」、「時令」、「夏令衛生」、「冬令救濟」。
美。如:「令名」、「令譽」。
古典詞、曲中小令的簡稱。如:「如夢令」、「調笑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密。如:「嚴密」、「嚴防」、「嚴緊」。
認真、不放鬆。如:「嚴辦」、「嚴厲」、「嚴格」。
猛烈的、程度深的。如:「嚴冬」、「嚴寒」、「嚴酷」、「事態嚴重」。
對父親的敬稱。如:「令嚴」、「家嚴」、「先嚴」。
肅穆、端莊。如:「嚴肅」、「莊嚴」。
警戒、戒備時所施行的非常措施。如:「解嚴」、「戒嚴」。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備。如:「戒嚴」、「戒備」。
警告、勸導。如:「警戒」、「勸戒」、「訓戒」。
革除、改掉。如:「戒除」、「戒菸」、「戒酒」。
宗教上的規範約束。如:「齋戒」、「守戒」、「戒律」。
戴在手指上的環狀飾品。如:「鑽戒」、「金戒」、「戒指」。
戒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戰時或非常時期,所採取的軍事管制措施。唐.李商隱〈隋宮〉詩:「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儒林外史》第八回:「適值江西寧王反亂,各路戒嚴。」
國家安全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民國政府為取代臺、澎地區原有的戒嚴令,確保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安定而制定的法律。全文共十條,並訂定施行細則,於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正式施行。縮稱為「國安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