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1.0366 ms
共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戒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受戒者接受戒法之後,產生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下》:「戒體者,所謂納聖法於心胸。」唐.白居易〈題道宗上人十韻〉:「精潔霑戒體,閒淡藏禪味。」
|
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
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備。如:「戒嚴」、「戒備」。
警告、勸導。如:「警戒」、「勸戒」、「訓戒」。
革除、改掉。如:「戒除」、「戒菸」、「戒酒」。
宗教上的規範約束。如:「齋戒」、「守戒」、「戒律」。
戴在手指上的環狀飾品。如:「鑽戒」、「金戒」、「戒指」。
|
戒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隨順戒體,在身、語、意三方面都能遵守戒律的行為。《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中》:「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唐.李邕〈大照禪師塔銘〉:「心源久寂,戒行彌高。」
|
止持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戒律中屬於防非止惡,行之則犯的戒,如五戒或比丘戒之類。《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四》:「禁防身口不造諸惡目之曰:『止』;止而無違,戒體光潔,順本所受,稱之曰:『持』。持由止成,號『止持戒』。」
|
南山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律宗的一派。唐終南山道宣律師所創,故稱為「南山宗」。和東塔宗、相部宗並稱為「律宗三家」。此宗以心法種子為戒體。將律分成防惡的止持和行善的作持二門,認為該宗的根本律典──四分律,形式上雖屬小乘,但從內容看,當屬大乘。相部、東塔二宗衰微後,本宗傳承獨盛,綿延不絕。道宣門下弘景的弟子鑒真,更將律法傳到日本,為日本律宗之始。
|
東塔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律宗的一派。唐代懷素所創,因懷素住長安西太原寺的東塔,所以得名。此宗主張定、慧是戒學所攝、律應以戒行為宗及戒體屬於色法。
|
相部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律宗的三派之一。唐法礪創立。相部宗雖傳四分律,但認為四分律是小乘律。主張戒不兼定、慧二學。依據成實論認為戒體非色非心。因傳法的中心在相州,故稱為「相部宗」。也稱為「相部律宗」。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