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0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戢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魚唼水的聲音。唐.杜甫〈又觀打魚〉詩:「小魚脫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兵器收聚而藏。《說文解字.戈部》:「戢,臧兵也。」《國語.周語上》:「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
2.收斂。《詩經.小雅.鴛鴦》:「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
3.止息。如:「戢怒」。《南史.卷六九.虞荔傳》:「願將軍少戢雷霆,賒其晷刻。」
姓。如明代有戢如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器物的頂罩,作用或形狀像帽子。如:「筆帽」、「螺絲帽」。《聊齋志異.卷二.口技》:「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
騰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擬聲詞。形容擊鼓的聲音。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立部伎〉:「戢戢攢槍霜雪耀,騰騰擊鼓風雷磨。」
燕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燕子的鳴叫聲。唐.姚合〈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樹暗蟬吟咽,巢傾燕語愁。」宋.無名氏〈西江月.梁上喃喃燕語〉詞:「梁上喃喃燕語,紙間戢戢蠶生。」
脫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遺漏。唐.杜甫〈又觀打魚〉詩:「小魚脫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