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戰國     
瀏覽人次:664 收藏人次:228944
1.(西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統一止,因《戰國策》一書而得名。此一時期,因周室衰微,列國互相交戰爭雄,最後由秦併滅六國,統一天下,結束紛擾的局面。
2.參與戰爭的國家。《管子.霸言》:「戰國眾,後舉可以霸。戰國少,先舉可以王。」
戰國     
瀏覽人次:1394 收藏人次:2125614
書名。漢劉向輯,三三卷。依國別分為西周、東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內容記載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政治大事及當時策士的言論行動。描寫人事,運用誇飾、比喻、排比等手法,語言形象鮮明,辯辭宏肆瑰麗,刻劃歷史人物亦活躍生動,為中國重要的史料。今通行有漢高誘注本。也稱為「短長書」、「國策」、「長書」。
戰國七雄     
瀏覽人次:741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的七個強國,包括關外的韓、趙、魏、齊、楚、燕六國與關內的秦國。
戰國時期     
瀏覽人次:483 收藏人次:0
築防禦工事,抵擋周邊遊牧民族的入侵。自西元前481年起,周朝統治的中國,陷入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戰國時期,諸侯各自稱王稱霸,戰爭持續不斷。在此時期,至聖先師孔子率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到處鼓吹中庸之道,希望各國君主能彼此克制行動,和平共處。孔子認為,君主不但需要維持君臣的和平共處,並且要尊敬祖先、敬奉神明及擁有良好的德行,作為人民的表率。孔子的理念不僅受到當時君主的推崇,也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諸子百家除了孔子的儒家之外,也出現了諸子百家。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楊朱學派的為我、貴己,...
戰國時代     
瀏覽人次:381 收藏人次:0
1.(西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統一止。參見「戰國」條。
戰國     
瀏覽人次:240 收藏人次:0
參與戰爭或向對方正式宣戰的國家。相對於中立國而言。
戰國陳氏介     
瀏覽人次:31 收藏人次:0
殼體爲長枕頭形或香腸形,拱起,前、後兩端爲圓頭形,前端大於後端, 刻有三對括弧形脊梁。縱肋由前背緣伸向腹側,網紋不定形的分布於殼體的前、後兩側。殼體爲瘦長的枕頭形,拱起,前、後兩緣近於對稱。腹及背緣近於平行。 殼體的中央子午線前方有一條縱列淺溝,淺溝的前端及後端,兩方的形態不盡相同,前端內緣面包括二至三條孤形的縱肋及一條內緣溝,前內緣縱溝的內側背部,有一個旌旗狀花紋,殼體的後端主要刻有網狀花紋,其外側則有三條括弧形的縱肋。
    
瀏覽人次:12917 收藏人次:4048666
1.古代諸侯或君王的封地。如春秋戰國時代的魯國、齊國、燕國。
    
瀏覽人次:12417 收藏人次:3418811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82247 收藏人次:6891484
戰國時,大思想家孟子曾經舉宋人揠苗助長的故事來說明,養浩然正氣是必須藉由經常積累正義所產生,而不是偶然行義就可以得到的。要將行正義之事牢記於心,卻不可用不當的手段助長它。他說:宋國有一位農夫,一直擔心他的秧苗長不大,就到田裡把所有的苗都拔高一點。疲憊地回到家後,告訴家人說:「今天真是累死了,我幫助秧苗長大了。」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裡一看,那些秧苗都已經枯死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揠苗助長」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使用不當的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