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59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戰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用的船。漢.曹操〈船戰令〉:「鼓三通鳴,大小戰船以次發。」《三國演義》第七回:「安排戰船,多裝軍器糧草,大船裝載戰馬,剋日興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航行水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如:「汽船」、「輪船」、「帆船」、「魚船」、「商船」、「貨船」。
形狀或作用類似船的物體。如:「太空船」、「飛行船」。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時,抒發萬物興衰、人事變遷的感嘆。文中提到因遊赤壁,而懷想起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周瑜當時的英姿,戰船相接千里,旌旗飄揚遮空的壯觀景色,如今卻什麼都不剩,豈不是讓人無限感慨?何況我們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學漁夫、樵夫般的過日子,以魚、蝦、麋鹿為友,駕著小船,舉酒相敬。人生就像寄居在天地間的蜉蝣,也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是如此地短暫、渺小。想到這裡,難免感傷起來,轉而羨慕長江的永無窮盡。希望自己也能像天仙一樣地遨翔天際,和明月同壽。這裡的「渺滄海之一粟」後來演變成「滄海一粟」這句成語,比喻渺小而微不足道。
驚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濤駭浪」原作「驚波駭浪」,出自於三國魏時王粲的〈浮淮賦〉。〈浮淮賦〉內容主要描述軍隊出征的壯盛場景,其中「凌驚波以高鶩,馳駭浪而赴質」二句的意思是說:出征的戰船,凌駕於高起的浪頭上,奔馳於洶湧的波濤中,勇往直前地奔赴戰場。句中的「驚波」與「駭浪」,就是指極為凶猛激烈的波浪。後來「驚濤駭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猛烈的波浪,如宋.陸游〈長風沙〉詩:「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此外,亦可引申用來比喻險惡的環境,如:「老王的閱歷豐富,不知經歷多少驚濤駭浪。」
望風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隨風伏倒。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壓倒,或為敵人氣勢所震懾,未作戰就潰敗了。《元史.卷一五○.張榮傳》:「詰旦,敵兵整陣至,榮馳之,望風披靡,奪戰船五十艘。」《痛史》第六回:「未曾交綏,先自望風披靡。」也作「望風而靡」。
一衣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史.卷一○.陳本紀下》隋文帝1>謂僕射2>高熲3>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戰船。人請密之,隋文帝曰:「吾將顯行天誅,何密之有!使投柹於江,若彼能改,吾又何求。」及納梁蕭瓛、蕭巖,隋文愈忿,以晉王廣為元帥,督八十總管致討。乃送璽書,暴後主二十惡。又散寫詔書,書三十萬紙,遍喻江外。 〔注解〕 (1) 隋文帝:楊堅(?∼西元604),華陰人,隋朝的開國君主。初仕北周,封隨公,後弒靜帝自立,國號隋。在位二十四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諡文。 (2) 僕射:職官名。秦時設置,因古時重視武官,用善射的人掌理事務,漢以後各朝都據秦法而有此官。至唐時,左右僕射相當於宰相的職任。...
異想天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無名氏〈都門紀變百詠〉其五七(據《清代北京竹枝詞》引)乞選漁船鑽鐵甲1>,議挑河水灌城濠2>。料渠3>謀國憂勤日,異想天開首獨搔。 〔注解〕 (1) 鐵甲:鐵片製成的戰船。 (2) 城濠:護城河。 (3) 渠:他們,第三人稱代詞。此指提建議的人。
細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諜。《水滸傳》第四七回:「若是破陣衝敵,用著你先去;這是做細作的勾當,用你不著。」《三國演義》第七回:「差黃蓋先來江邊,安排戰船,多裝軍器糧草,大船裝載戰馬,剋日興師。江中細作探知,來報劉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的軍用戰船。如:「驅逐艦」、「巡洋艦」、「航空母艦」。《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琰軍魚貫而前,賊於艦中傍射之,前後斷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