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7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手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紋印。指紋人各不同,因此供狀、契據等文件上多須捺指紋以示承認或負責。《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今朝隨你寫休書,搬去妝奩莫要怨,手印縫中七個字:『永不相逢不見面』。」《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你想,鄉下挑水的幾時見過兩隻大元寶呢?自然歡歡喜喜的打了手印。」也稱為「手模」。
手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西藏佛教噶舉派的修行法。有顯教、密教兩種。顯教主由定起觀,證得空智解脫的的境界。密教以唯一白法,成就空、樂二智,最後達到即身成佛,是無上瑜伽的最高法門。
跤模手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印和腳印,因人各不同,易於辨識,所以供狀、契據等文件常以此為憑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痕跡。如:「腳印」、「手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的兩臂。如:「雙手」、「手臂」。
手掌。如:「手相」、「手心」。
做事的人。如:「助手」、「人手不足」。
稱技藝專精的人。如:「高手」、「好手」、「鼓手」、「國手」。
小巧而易於攜帶的。如:「手冊」、「手帕」、「手電筒」。
親自。如:「手刃」、「手書」。
人工的。如:「手排」、「手工」。
處理事情的方法。如:「心狠手辣」、「眼高手低」。
拿著。如:「人手一冊」。
量詞。用於計算技能、本領的單位。如:「露兩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加上去、加在上面。如:「蓋章」、「蓋手印」、「蓋郵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手重按。如:「捺手印」。《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將隻手捺著左眼,飛跑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按。《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張狼因父母做主,只得含淚寫了休書,兩邊搭了手印。」
捺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指著墨,印於紙上做為憑據。[例]他因為沒帶圖章,所以在收據上捺手印,表示收到錢了。
系統條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緒――動機層面,而經驗知識(empirical knowledge)則是體現為認知活動中留下的第一手印象,包括動手動腦動身體得到的體驗。從另一種意義㆖說,經驗知識往往涉及到認知、情感和心理動作的整合,手腦並用,知情一體(head, heart and hand)。它將客觀性知識(即領域專門化知識)與主觀性知識(即領域非專門化知識)聯繫在一起,突出了學生在現實環境中操練認知能力的必要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系統條件英文關鍵字:System conditions 參考資料盛群力、李志強/著。現代教學設計論,頁31-33。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