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08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攻克敵方陣地。如:「經過數日的苦戰,終於打下盜匪盤據的山頭。」
2.奠定。如:「打下基礎」、「打下江山」。
打下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理的人。也作「打下活兒」。
打下馬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吏剛下馬到任時,即大施威勢,部屬若有藉口違牾,即加以責打。後用以形容官吏初上任即借故為難部屬,使人畏懼,以樹立權威。《福惠全書.卷二八.郵政部.總論》:「一日總河下班書吏,挾紙牌乘傳至,先命一夫馳馬執棒而來,名曰『巴棍』,……遂執所攜巴棍而毒毆之,名曰:『打下馬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動作完成或結束。如:「躺下」、「坐下」、「打下基礎」、「立下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如:「打人」、「敲打」、「拍打」。
吵架、爭鬥。如:「打架」、「打仗」。
算計。如:「打算」、「打量」、「打主意」。
撥發電信設備。如:「打電話」、「打電報」。
製作。如:「打造」、「打鐵」。
玩。如:「打球」、「打牌」、「打麻將」。
揮舞。如:「打旗語」。
表示動作。如:「打掃」、「打滾」、「打開」、「打傘」、「打哈欠」。
結、編織。如:「打領帶」、「打毛線」。
量詞。用於計算物品的單位。十二個為一打。如:「一打毛巾」、「兩打鉛筆」。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濟公傳》第一七四回:「陸炳文一聽,心說:『怪不得他這樣放蕩不羈,敢情是我師伯的替僧?怎可打下的!』」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濟開示弟子的故事。曾經有僧人問:「什麼是佛法大意?」臨濟就舉起拂子,先是身旁的僧人大喝一聲,接著他就打下去。又問,臨濟就又舉起拂子,身旁僧人又喝,他也喝。又要再問,臨濟就又打下去。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當頭棒喝」,用來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臟地區,這兩省是兵家必爭之地。東漢時代,劉秀打敗了王莽,自己做了皇帝;當時,大將軍岑彭他曾經跟著劉秀打下了天水;接著又和吳漢把隗囂圍在西城。這時候,四川的公孫述急忙派兵援救隗囂,而把軍隊駐守在上邦。劉秀得到了消息,就叫蓋延和耿弇包圍上邦,自己先回洛陽。行前,劉秀對岑彭說﹕「等西城和上邦攻下來時,就可以率軍攻打四川了。人總是不能知足的,﹃既得隴石,復欲得蜀﹄,我每次發兵,頭髮便多白了一些。」從此以後,人們每次見到有人貪得無厭,要了這個,又要那個,就說他是「得隴望蜀」。這個故事原來的內容,是說劉秀攻下隴後,又想得到蜀,站在統...
驚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注解 驚:對……害怕,為……所驚嚇。弓:指弓箭。=二.=釋義 鳥兒曾受箭傷,聽到弓弦聲就嚇得從天上掉到地上。比喻曾受傷害,稍有動靜就特別驚慌的人。=三.=語源 《戰國策‧楚策四》:更羸在魏王面前引弓虛發就把雁打下來了。魏王問是甚麼原因,更羸回答說:“這隻鳥飛得很慢,鳴聲悲切。飛得慢,是因為舊傷作痛;鳴聲悲切,是因為久已失群。傷口未痊癒,懼怕的心理不會弭消,聽到弓弦聲想振翅高飛,卻觸動舊患,最終掉下來了。”=四.=例子 最近小偷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再不敢輕易作案了。=五.=近義 杯弓蛇影|風聲鶴唳=六.=反義 初生之...
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蕩寇志》第四一回:「這句話分明青天打下霹靂,蔡京心有暗病,直嚇得汗流浹背,魂不附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