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8.78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佯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懂、不知道的樣子。如:「故作打佯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如:「打人」、「敲打」、「拍打」。
吵架、爭鬥。如:「打架」、「打仗」。
算計。如:「打算」、「打量」、「打主意」。
撥發電信設備。如:「打電話」、「打電報」。
製作。如:「打造」、「打鐵」。
玩。如:「打球」、「打牌」、「打麻將」。
揮舞。如:「打旗語」。
表示動作。如:「打掃」、「打滾」、「打開」、「打傘」、「打哈欠」。
結、編織。如:「打領帶」、「打毛線」。
量詞。用於計算物品的單位。十二個為一打。如:「一打毛巾」、「兩打鉛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裝、偽裝。如:「佯笑」、「佯作不知」。《紅樓夢》第五七回:「寶玉心下明白,因恐紫鵑回去,故又或作佯狂之態。」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屬西南僰撣族系。今散布於大陸地區貴州省東部山區,以耕山、漁、獵為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