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稿     
瀏覽人次:245 收藏人次:0
1.起草,謂文章書信先起草稿。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我只道拂花牋打稿兒,原來他染霜毫不構思。」也稱為「打草稿」。
2.計劃。《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卻說玉堂春曾與王公子設誓,今番怎肯失節於沈洪,腹中一路打稿。」
    
瀏覽人次:13171 收藏人次:4037689
擊。如:「打人」、「敲打」、「拍打」。
吵架、爭鬥。如:「打架」、「打仗」。
算計。如:「打算」、「打量」、「打主意」。
撥發電信設備。如:「打電話」、「打電報」。
製作。如:「打造」、「打鐵」。
玩。如:「打球」、「打牌」、「打麻將」。
揮舞。如:「打旗語」。
表示動作。如:「打掃」、「打滾」、「打開」、「打傘」、「打哈欠」。
結、編織。如:「打領帶」、「打毛線」。
量詞。用於計算物品的單位。十二個為一打。如:「一打毛巾」、「兩打鉛筆」。
稿     
瀏覽人次:10580 收藏人次:3359596
指文章或圖畫的底本。如:「草稿」、「畫稿」、「手稿」、「底稿」。
文章。如:「稿件」、「稿費」、「投稿」。
事先考慮的計劃。如:「腹稿」。
繪本教學     
瀏覽人次:5093 收藏人次:236458
觀賞及閱讀興趣為目的。繪本的說法來自於日本,更加有藝術意味,意指經由繪本藝術家歷經故事腳本發想、草圖打稿、色彩粗稿、精稿描繪等階段,交由出版商出版成書,經由系列的行銷手法包裝後,方通行於市面上的精緻書籍。而對象也從早期的幼兒(一般通指3-6歲)及學齡兒童(一般指6-12歲),拓展至成人與普羅大眾。 繪本的特性國立東華大學的黃秀雯曾提出以下八種繪本特質:圖像性--繪本是以圖像來傳達故事內容,圖像具有開放性思考的性質,可給予讀者多元之感受與開闊的想像空間。兒童性--繪本設計的主要訴求對象為學齡前或學齡兒童,因此故事內容需考慮...
皮雕     
瀏覽人次:183 收藏人次:0
一種皮革工藝。在處理好的皮革上,先行描圖打稿,再以雕刻刀、木槌等工具鑿打、刻鏤出層次深淺不同的花紋,最後上色渲染,完成作品。如:「利用皮革的可塑性,每一件皮雕作品均可融入作者的視覺美感及創意巧思。」
霜毫     
瀏覽人次:124 收藏人次:0
2.毛筆。因筆毛白色如霜,故稱為「霜毫」。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我只道拂花牋打稿兒,原來他染霜毫不構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