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05.12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抉瑕擿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瑕,玉上的缺點。擿釁,挑出瑕疵。抉瑕擿釁指刻意挑剔缺點,舉發破綻。《後漢書.卷三六.陳元傳》:「遺脫纖微,指為大尤,抉瑕擿釁,掩其弘美,所謂『小辯破言,小言破道』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祭祀時,把牲畜的血塗在器皿上,用來祭祀神靈稱為「釁」。《孟子.梁惠王上》:「將以釁鐘。」宋.陸游〈雪中忽起從戎之興戲作〉詩四首之二:「獸奔鳥散何勞逐,直斬單于釁寶刀。」
2.塗、熏。《國語.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豫讓釁面吞炭。」
3.奮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釁於勇。」
1.裂痕、縫隙。《續漢書志.第一.律曆志上》:「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密布緹縵。」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中.鐘》:「若相承遇緩,則先入之質欲凍,後者不粘,釁所由生也。」
2.徵兆、禍兆。《國語.魯語上》:「若鮑氏有釁,吾不圖矣。」《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近覽劉氏傾覆之釁。」
3.嫌隙、爭端。如:「挑釁」、「尋釁」。
4.過失、罪過。《左傳.莊公十四年》:「人無釁焉,妖不自作。」
5.姓。如春秋時魯國有釁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石上的斑點。如:「白璧微瑕」。
比喻缺點。如:「瑕疵」、「瑕不掩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取、挑選。如:「抉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挑取、挑出。如:「擿出」。《漢書.卷八.宣帝紀》:「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
2.揭發、揭露。如:「發姦擿伏」。《新唐書.卷二○六.外戚傳.楊國忠傳》:「國忠已得志,則窮擿林甫姦事,碎其家。」
1.搔。《說文解字.手部》:「擿,搔也。」《列子.黃帝》:「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
2.投。通「擲」。《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
髮簪。即搔頭。《續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簪以玳瑁為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