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7.88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抓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緊緊握住。如:「他抓牢繩索,順著岩壁慢慢而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取物。如:「抓取」、「抓舉」。
捕捉、追捕。如:「抓魚」、「抓鳥」、「抓小偷」。
把持、掌握。如:「抓住」、「抓權」、「抓緊時機」。
搔。如:「抓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犯人的地方。如:「牢房」、「監牢」、「牢獄」。
餵養牲畜的圈欄。如:「牢籠」、「亡羊補牢」。
堅固。如:「牢固」、「牢不可破」。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如:「太牢」、「少牢」。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自語:「不要怕,要冷靜」;學開車,自已說:「小心點,手腳要放鬆」;打籃球,自己說:「對準籃圈,球要抓牢」;參加考試,警惕自己:「不要緊張,慢慢想」。這些都稱為自我教導訓練。總之,行為改變技術簡便易行,只要稍微用點心思就會做。雖然難免有挫折,人類的個別差異很大,從「社會平衡論」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觀點而言,整個社會是常態的,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各有所長,各司其職,各安其所。有的人是小柴棒,有的人是大棟樑,小柴棒如何能成為大棟樑?只要適材適所,社會就能平衡,又何必強求?孔子弟子三千,成德達材者不過七十二而已。過去教育重視...
天使症候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工具如溝通板與圖片適用於早期的介入。 極度活動與過度運動的AS病童需要特教老師的介入,有時會需要「抓牢」他們的過度運動行為。教室的設計以結構化的情境要較為理想。不斷且一致的行為矯正能訓練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如廁與飲食、穿衣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