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17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抗日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後至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投降,我國為對抗日本侵略所進行一序列戰爭稱為抗日戰爭,八年抗戰總共發生二十二次大的會戰,小戰役數百起,戰役中犧牲數百萬人性命,數千萬人流離失所,財產損失不可估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努力求取。如:「爭取」、「競爭」、「據理力爭」、「兵家必爭之地」。
吵嘴、辯論。如:「爭吵」、「爭論」、「口舌之爭」。
搶著。如:「爭先恐後」、「爭著付錢」、「爭風吃醋」。
相抗衡、互不相讓。如:「爭執」、「意氣之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如:「落日」、「日上三竿」、「烈日當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表示月分的第幾天。如:「十月十日」、「四月四日」。
全天,一整天。如:「明日」、「今日」、「昨日」。
特定的一天。如:「忌日」、「生日」、「紀念日」、「國慶日」。
白天,與「夜」相對。如:「日間部」、「黑夜白日」、「夜以繼日」。
時間。如:「他日」、「來日」、「往日」、「日久見人心」。
每天。如:「日曆」、「日記」、「日積月累」、「日新月異」。
季節。如:「夏日」、「春日」。
日本的簡稱。如:「日貨」、「日語」、「赴日觀光」。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時。如:「家無三日糧」、「醫生開了五日份的藥」。
部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抵擋、反擊、不順從。如:「抵抗」、「抗辯」、「反抗」、「抗敵」、「抗命」。
對等、匹敵。如:「抗衡」、「分庭抗禮」。
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以上的敵對雙方,為了屈服對方的意志,實現自己的主張,運用有形或無形的威力以決勝負的鬥爭。《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後世。」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中國當代作家、詩人,現居台灣高雄市。生於南京市,籍貫福建永春,父親余超英,母親孫秀君。母親為江蘇武進人,妻子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戰爭時在四川讀中學,感情上亦自覺為蜀人。曾自言:「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辛在台,〈一個附庸於政治權力的投機詩人〉,《自由時報》,2007年7月5日。現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擅新詩、散文,旁及評論、翻譯,出版著譯凡五十種,其中散文有十種,作品列入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設有華文課程的大學、中學的教科書。余氏行文精煉,發人博思...
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門(1928年—),本名韓仁存,海南文昌人,詩人。目錄1 簡歷2 觀點2.1 寫作風格3 事蹟4 著作5 評價6 參考資料6.1 責任編輯 簡歷羅門本名韓仁存,1928年生於海南省文昌縣,抗日戰爭發生後,為了躲避戰亂,年僅9歲的韓仁存離開了當時就讀的文昌地泰小學,被家人送去湛江讀書。1948年,20歲的韓仁存隨學校前往台灣,直到1988年才再度踏上故鄉的土地。羅門曾經說過,他在開始寫作的時候取羅門做為筆名,主要就是為了紀念母親,因為母親姓羅。他和母親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48年去台灣之前,等到40年後重返海南時,才得知母...
夏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幕劇,一個歷史劇《秋瑾》和著名報告文學《包身工》。1937年他完成了代表劇作之一的《上海屋檐下》。抗日戰爭爆發後,夏衍輾轉各地開展救亡運動,創辦《救亡日報》並堅持了3年多的時間。1940年完成《心防》。1941年因皖南事變發生,夏衍抵達香港,和鄒韜奮、范長江等人籌辦《華商報》。後太平洋戰爭爆發,輾轉到達重慶,負責主持中國共產黨在當地的文化活動,並完成另一代表劇作《法西斯細菌》。之後他先後赴上海、南京、香港等地主持當地共產黨的文化活動,並從1944年起擔任《新華日報》代總編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夏衍任上海軍...
於梨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梨華生平抗日戰爭期間輾轉福建、湖南、四川等地。一九四七年底到臺灣,就讀台中女中,時已酷愛文學,寫有評論沈從文《邊城》的文章。一九四九年高中畢業,考入臺灣大學外文系,次年迫轉歷史系。文稿在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等處發表。在學期間其創作於夏濟安《文學雜誌》、《自由中國》、《現代文學》、《文壇》等刊物發表。一九五三年大學畢業,赴美留學,次年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新聞系。一九五六年獲碩士學位,同年用英語寫成的短篇小說《揚子江頭幾多愁》獲米高梅電影公司在該校設立的文藝獎第一名。一九六一年開始用中文寫作。次年寫成長篇小說《夢回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