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披衣菌     
瀏覽人次:157 收藏人次:0
一種微生物。「衣原體」的別稱。參見「衣原體」條。
披衣菌     
瀏覽人次:239 收藏人次:0
  披衣菌科(Chlamydiaceae)之代表屬,包含球菌狀至球形革蘭氏陰性細胞內寄生物,因形體微小,需寄主細胞內方能繁殖,在細胞內形成包涵體(inclusion body)與病毒相似,但本屬微生物無論在性質上,所產生之疾病及其處理上均與病毒或其他微生物不同。本屬細菌會引起砂眼、花柳性淋巴肉芽腫、飼鳥病等。
    
瀏覽人次:18177 收藏人次:3717397
穿戴或搭在身上。如:「披風」、「披肩」、「披麻戴孝」、「披星載月」。
分散、散開。如:「披頭散髮」。
    
瀏覽人次:11443 收藏人次:5591704
人身上穿的,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如:「毛衣」、「雨衣」、「豐衣足食」。
包在物體外的東西。如:「糖衣」、「書衣」。
苔衣、地衣: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
衣缽:原指佛教徒傳承的信物,後泛指師父傳給弟子的學問或技藝。如:「衣缽相傳」、「承其衣缽」。
文言動詞。穿著。如:「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8789 收藏人次:3145347
菌類:隱花植物,全體由菌絲組成,缺葉綠素,常寄生於他物,如香菇。
單細胞的低等植物。無法自體製造養分,多營腐生或寄生。如:「細菌」、「桿菌」、「黴菌」。
披衣     
瀏覽人次:580 收藏人次:0
穿衣。晉.陶淵明〈移居〉詩:「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紅樓夢》第五二回:「二人纔叫時,寶玉已醒了,忙起身披衣。」
衣原體     
瀏覽人次:81 收藏人次:0
屬立克次菌目衣原體科。比病毒稍大,菌體球形,必須於細胞質內寄生,人工培養基上無法生長,對綠黴素及硫胺製劑有感受性。常見的傳染病為砂眼。也稱為「披衣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