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34.3814 ms
共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抬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合力吹捧逢迎,助人增長聲勢。如:「這次選舉,他專為一號候選人抬轎子。」也稱為「抬轎」。
|
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
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兩人以上共同舉起東西。如:「抬轎子」、「抬擔架」。《三國演義》第七回:「屍首已被劉表軍士扛抬入城去了。」
|
抬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前後並列,合力抬起轎子。如:「古代富貴人家出門,多以抬轎替代步行。」也稱為「抬轎子」。
2.賭博時,幾個人聯手欺詐他人賭資的行為。如:「你們為她抬轎,聯手來欺騙我。」也稱為「抬轎子」。
3.選舉時幫候選人助長聲勢。如:「如果你出來競選市長,我就為你抬轎。」也稱為「抬轎子」。
|
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舊時的交通工具。方形,通常用木頭或竹子製成,外罩布帷,轎身兩邊各有一根杆子穿過,須由人在前後抬著走。
|
一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前一現即逝。如:「窗外有人一晃。」也作「一晃兒」。
1.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如:「一晃就是半月。」也作「一晃兒」。
2.一搖一蕩。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則見那轎子一晃一晃的,我向前打那抬轎的小廝。」也作「一晃兒」。
|
吹喇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比喻對上級諂媚吹捧。如:「在許多單位中,吹喇叭、抬轎子的歪風始終不消失。」
|
轎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抬轎子的人。《儒林外史》第六回:「直到上燈時候,連四斗子也不見回來。抬新人的轎夫和那些戴紅帽子的又催的狠。」也稱為「轎班」。
|
冰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冰上滑行的交通運輸工具,形狀如床,用竿子撐或用人力、畜力推拉。《紅樓夢》第五六回:「姑娘們出入抬轎子,撐船,拉冰床,一應粗糙活計都是他們的差使。」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