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9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拖鎗拽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著鎗帶著棍棒。《水滸傳》第二回:「莊東莊西三四百史家莊戶,聽得梆子響,都拖鎗拽棒,聚起三四百人,一齊都到史家莊上。」也作「拖鎗曳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讀音。
用力投擲。如:「把球拽過去。」
胳膊受傷或有毛病而無法靈活伸動的樣子。如:「他的胳膊拽了。」
1.拖拉。如:「拽車」、「生拉硬拽」、「拽著不放」。《封神演義》第一六回:「一把拽住那人,就往河裡跑。」
2.牽引。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二折:「我拽滿彈弓,誰想落下彈子來打著張珪家小的,將我千般毀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牽引。如:「拖拉」、「拖車」。
延遲。如:「拖延」、「拖時間」。
拍拖:約會、談戀愛。如:「他不想讓人家知道他們出去拍拖。」
垂著。如:「她拖著兩條辮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棍子。如:「棍棒」、「球棒」。
棒球運動的簡稱。如:「職棒」、「少棒」。
好、強。如:「好棒!」、「棒極了!」
工作的傳承或責任的替換。如:「交棒」、「接棒人」。
用棍子打。如:「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端裝有尖銳的金屬頭,可用來刺擊的長棍形兵器。通「槍」。如:「長鎗」、「鐵鎗」。
可發射子彈以射擊目標的武器。通「槍」。如:「手鎗」、「步鎗」、「機關鎗」。
狀聲詞。形容敲擊金、鐘的聲音。如:「鎗然有聲」。
吹風胡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吹口哨。《水滸傳》第三二回:「都拖鎗拽棒,跟著那個大漢吹風胡哨來尋武松。」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