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招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招納、收羅。《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因借府庫之資,招徠豪傑。」清.昭槤《嘯亭續錄.卷三.轉菴和尚》:「為之闢地攻城,戰無不克,數月之間,招徠數郡,未聞王有尺素之詞為之獎譽。」
2.吸引兜攬。如:「商店常借廣告或優待方式招徠顧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動手以示召喚。如:「招之即來」。
引來、導致。如:「招致」、「招禍」、「招蜂引蝶」。
公開徵求。如:「招聘」、「招收」、「招生」、「招兵買馬」。
認罪。如:「招供」、「不打自招」。
明顯易認的標幟。如:「招牌」、「市招」。
武技、手段。如:「絕招」、「耍花招」。
招搖:做事虛張聲勢。如:「招搖過市」、「招搖撞騙」。
招架:抵擋。如:「招架不住」、「難以招架」。
量詞。用於計算招術的單位。如:「一招妙計」、「雙方交手三十招仍未分出勝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某處到此處。同「來」(一)。如:「招徠」。
童叟無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待小孩和老人的態度一樣,不會欺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他這是招徠生意之一道呢!但不知可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字樣沒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招徠。如:「摟攬」、「摟生意」。
設身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禮記》的〈中庸〉篇中有一章是魯哀公向孔子問政的記載,其中有一段孔子的答語是:「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這整段的意思是說:「凡是治理天下國家有九種經常不變的綱領,那就是:修養己身,尊重賢人,愛護親人,禮敬大臣,體恤眾臣,愛民如子,招徠百工,安撫遠人,懷柔諸侯。」宋朝朱熹替「體群臣」的「體」所作的注解是:「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意思就是:設想自己處在他人的地位或情況中,來明察他們的內心。後來「設身處地」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假想自己處在他人地位或情況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進、招徠。如:「延攬人才」、「招攬生意」。
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掛在店鋪門外,用來招徠顧客的招牌。《金瓶梅》第一八回:「朱紅小櫃,油漆牌面,吊看幌子,甚是熱鬧。」
鐵口直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堅定的口氣做率直的論斷。[例]江湖相士多以鐵口直斷招徠顧客。
克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舊時稱物價便宜、低廉為「克己」。《官場現形記》第八回:「陶子堯道:『這個自然,價錢克己點。』」《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現在學堂開的多了,所以敝學堂格外克己,以廣招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