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8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招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天子的諭旨進行招撫。《資治通鑑.卷一九○.唐紀六.高祖武德六年》:「是時,馬邑人多不願屬突厥,上復遣人招諭苑君璋。」《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宋江統率三十六將,往朝東岳,賽取金爐心願,朝廷無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諭宋江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知、使明白。如:「告諭」、「曉諭」。
上對下的命令告語。如:「面諭」、「手諭」、「聖諭」、「上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動手以示召喚。如:「招之即來」。
引來、導致。如:「招致」、「招禍」、「招蜂引蝶」。
公開徵求。如:「招聘」、「招收」、「招生」、「招兵買馬」。
認罪。如:「招供」、「不打自招」。
明顯易認的標幟。如:「招牌」、「市招」。
武技、手段。如:「絕招」、「耍花招」。
招搖:做事虛張聲勢。如:「招搖過市」、「招搖撞騙」。
招架:抵擋。如:「招架不住」、「難以招架」。
量詞。用於計算招術的單位。如:「一招妙計」、「雙方交手三十招仍未分出勝負。」
情有可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情理上來衡量,尚有值得原諒的地方。《新唐書.卷二○五.列女傳.山陽女趙傳》:「迫飢而盜,救死爾,情有可原,能原之邪?」唐.陸贄〈授王武俊李抱真官封並招諭朱滔詔〉:「朕以罪不相及,情有可原,待以如初之誠,廣其自新之路。」
陸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40~前170)秦末楚人,從漢高祖定天下,長於口辯。曾出使南越招諭趙佗,拜為太中大夫。時於高祖前稱說詩書,帝乃令著秦、漢所以興亡之故,因成《新語》十二篇。亦擅辭賦,《漢書.藝文志》分辭賦為四派,其中一派即以陸賈為首。作品已佚。
抵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一物代替另一物。《水滸傳》第八一回:「頭一番招安詔書上,並無撫恤招諭之言,更兼抵換了御酒。」《福惠全書.卷一七.刑名部.賊盜上》:「捕役起獲真贓,以舊易新,以惡易美,是為抵換。」
復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恢復本來的事業。《三國演義》第二一回:「留下軍馬保守徐州,一面親自出城,招諭流散人民復業。」
城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護城河。唐.李白〈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詩:「城壕失往路,馬首迷荒陂。」《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孫策還兵復攻秣陵,親到城壕邊,招諭薛禮投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