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拜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拜神佛。《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有一富民姓嚴,夫妻兩口兒過活,三十歲上無子,求神拜佛,無時無處不將此事掛在念頭上。」
求神拜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神佛祈禱保祐。《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有一富民姓嚴,夫妻兩口兒過活,三十歲上無子,求神拜佛,無時無處不將此事掛在念頭上。」也作「拜鬼求神」、「求神拜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的簡稱。佛教徒對得道者的敬稱,也可用作釋迦牟尼的專稱。
佛教: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為釋迦牟尼所創。主張生命是痛苦、無常的,只有息滅貪、瞋、痴,證得圓滿智慧,才能得到真解脫。後漢明帝時由西域傳入中國,流行至今,信徒廣布世界各地,但以亞洲為主。
如佛陀一般仁慈、和氣。如:「佛口蛇心」。
仿佛:似乎、好像。或作「彷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禮節行為:(1)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2)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入廟參拜」、「吃齋拜佛」。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南山距離唐代京都長安很近,常有朝中顯要入山尋幽訪勝或是燒香拜佛,隱居在此的居士因此頗有入朝為官的機緣,所以終南山一直被當成尋求官職的捷徑。盧藏用就是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他在舉進士第後,並未得到重用,所以就隱居在終南山,後來果然被召入宮中任職,從此一帆風順,屢獲升遷。當時有位道士司馬承禎,他生性淡泊,不求仕宦,一直隱居在天臺山中,因德高望重,數次被皇上召進朝廷問道。睿宗時,司馬承禎又被請入宮中,當他再度要求歸返天臺山時,盧藏用指著終南山說:「您要隱居,那裡就是個好地方,何必捨近求遠呢!」司馬承禎知道盧藏用的過去,於是回答:「依我看,那裡應該是求官的捷徑吧!」盧藏用聽出他話中的譏刺意味,不由得感...
僧多粥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釋義2 二、出處3 三、例句4 四、相似相反詞4.1 四、1相似詞4.2 四、2相反詞 一、釋義由多人分取不足額的差事或利益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在一間大寺廟裡忽然有成千的僧侶正要進寺廟吃齋拜佛,後來伙頭僧因為錯估了人數加之前化緣和其他寺廟的僧侶競爭所以得來的米也不購,所以造成外來大部分僧侶不高興轉而還俗當普通人去努力種田。比喻同一樣的職業人數太多,供不應求 ,造成市場飽和...自然能要這樣的職業的公司自然少了很多。 二、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二回:“師爺的席面是看得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東西著火。[例]燃燒、焚燒、燒香拜佛 ◎
憐香惜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憐香惜玉」。見「憐香惜玉」條。 01.清.陳裴之《香畹樓憶語》:「公子固多情,也為伊四載賢勞,不辭拜佛求仙,欲把精虔迴造化,佳人真有福。堪羨爾一堂寵愛,都作香憐玉惜,足將榮遇補年華。」
光明正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懷坦白,言行正派。《朱子語類.卷七三.易.鼎》:「聖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須是先理會個光明正大底綱領條目。」《西遊記》第三七回:「我本是個光明正大之僧,奉東土大唐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者。」也作「正大光明」。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善於用兵的周武王宰相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之神。如平日出征,則祭拜佛教四大天王中掌管北方的毘沙門天王,並繪製毘沙門天王旗,以保佑戰爭勝利。至遲宋朝末年,民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郝經《陵川集》)。元代朝廷雖崇信藏傳佛教,但未箝制人民信仰,因此民間對關羽的崇信有增無減,元朝皇帝且曾遣使致祭。明朝,官方崇信的武神為中國的北方真武上帝,甚至以真武上帝的顯靈事蹟,代表明成祖即位的合法性。清以降,供奉關羽的廟宇不僅遍佈中國內地,且延伸至蒙古、西藏、朝鮮半島乃至海外。今日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