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4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按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查審問。《漢書.卷八二.王商傳》:「商部屬按問,鳳以曉商曰:『災異天事,非人力所為。』」《宋史.卷二八三.王欽若傳》:「謂言欽若擅去官守,命御史中丞薛映就第按問。」也作「按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下壓。如:「按鈴」、「按摩」。
停止、擱置。如:「按下不談」、「按兵不動」。
依照、依循。如:「按照」、「按時」、「按部就班」。
經過研究考察後所作的論斷。如:「按語」、「編者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心中的疑難請求別人回答。如:「問答」、「請問」、「問路」、「發問」。
為表示關切而探望、拜候。如:「慰問」、「訪問」、「問候」、「問訊」。
審訊。如:「審問」、「問案」。
責備。如:「責問」、「興師問罪」。
干涉。如:「不聞不問」、「我的事請你不要過問。」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史.卷三二一.劉述列傳》:「去年因許遵文過飾非,妄議自首按問之法,安石任一偏之見,改立新議,以害天下大公。」
詞窮理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理由不充分,而無言以對。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切詳按問,自言皆是詞窮理屈,勢必不免。」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齣:「看他詞窮理屈,任我羞慚,只自忍氣吞聲。」也作「理屈詞窮」。
問題索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會發生,為問題情境千變萬化,因而在問題索解時未必獲得普遍有效的唯一方法。在千變萬化的問題中,大致可按問題情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只要用對了方法,就可得到答案;另一類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對此類問題索解的目的,不是尋求唯一正確答案,而是在多個可能答案中選擇較佳答案。接下去即行討論問題索解時常用的兩類方法。 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我國學者胡適(1935)曾說過:「問題是知識學問的老祖宗。」意指問題是一切知識成長的源頭活水;杒威在1910出版的「我們如何思考 (How we think)」也詮釋了問題解決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