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9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握手。《三國志.卷三六.蜀書.趙雲傳》南朝宋.裴松之.注:「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宋.王安石〈送張拱微出都〉詩:「捉手共笑語,顧瞻中河舟。」
2.顧客。《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荊商日夜啼哭,惟恐賣不去,只要有捉手,便可成交,價錢甚是將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的兩臂。如:「雙手」、「手臂」。
手掌。如:「手相」、「手心」。
做事的人。如:「助手」、「人手不足」。
稱技藝專精的人。如:「高手」、「好手」、「鼓手」、「國手」。
小巧而易於攜帶的。如:「手冊」、「手帕」、「手電筒」。
親自。如:「手刃」、「手書」。
人工的。如:「手排」、「手工」。
處理事情的方法。如:「心狠手辣」、「眼高手低」。
拿著。如:「人手一冊」。
量詞。用於計算技能、本領的單位。如:「露兩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追拿。如:「捕捉」、「捉小偷」。
握住。如:「捉住不放」、「捉襟見肘。」
捉弄:戲弄。如:「你不要再捉弄他了。」
捉摸、猜測、料想。如:「捉摸不定」、「難以捉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來盛黍、稷、稻、粱等的器具。形狀多種,一般為三短足,圓腹,二環耳,有蓋。有的蓋子也能翻轉過來使用。圈足的敦,蓋上多有捉手。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夏后氏之四連。」漢.鄭玄.注:「敦,黍稷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