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37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捫蝨而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面捻著身上的蝨子,一面侃侃而談。語出《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桓溫入關,(王)猛被褐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蝨而言,旁若無人。」形容人態度從容不迫,旁若無人。也作「捫蝨而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接詞: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若、如。如:「人而無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撫、摸。如:「捫心自問」。宋.陸游〈午睡起遇急雨〉詩:「揩眼捫髯破晝眠,闌邊小立獨幽然。」
2.持、執。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下.粵西遊日記二》:「捫石投水中,淵淵不遽及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寄生於人、畜身上的小蟲。以吸血為生。會傳染疾病。如:「頭蝨」、「狗蝨」。
捫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秦王猛年少窮苦,當東晉桓溫兵進關中時,他去謁見,一面侃侃談論天下事,一面捻著身上蝨子,猶如旁若無人。典出《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後比喻態度從容,侃侃而談。唐.李白〈贈韋祕書子春〉詩二首之二:「披雲睹青天,捫蝨話良圖。」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