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587.197 ms
共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推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測判定。如:「天文家推定這是本世紀最後一次日全蝕。」「這件古物的年代現在還無法推定。」
|
推定深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經測量之水下沈船或障礙物上方,僅由推算而判定之深度。其確實深度不詳,惟所標示之數字為安全深度。
|
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寧。如:「入定」、「定靜」、「氣定神閒」。
不可變動的。如:「定局」、「定數」、「定理」、「定律」、「定義」、「定論」、「確定」。
掌握使安固。如:「平定」、「安邦定國」。
預約、約定。如:「預定」、「內定」、「定情」、「文定之喜」。
確立、不更改。如:「確定」、「決定」、「裁定」、「制定」。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無疑」。
|
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將物件往前移。如:「推車」、「推開」、「推門」。
找藉口回絕或躲避。如:「推托」、「推卸」、「推辭」、「推三阻四」。
擴展、使事情進行。如:「推行」、「推展」、「推動」、「推銷」、「推廣」。
依例演算、探究。如:「推求」、「類推」、「推算」、「推論」。
選出。如:「公推」、「推選」、「推舉」、「推派」。
尊崇、讚許。如:「推崇」、「推許」。
除去。如:「推陳出新」。
|
演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純粹形式的推理方法。要求前提與結論間具有必然性之可推關係。一般演繹法多為由普遍原理以推定特殊事象。也稱為「外籀」。
|
秘密通訊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體。而無法外在客觀事實判定通訊當事人之意圖,或事實不明確時,基於法治國家人權保障之觀點,則傾向將其推定為私人通訊,受秘密通訊之保障。(註1) 秘密通訊自由保障之主體秘密通訊自由在基本權主體的保障上除了寄件者外,亦應包含收件者,此即是因通訊具雙方性本質。正如同大法官在釋字631號表示:「……通訊監察之執行,除通訊監察書上所載受監察人外,可能同時侵害無辜『第三人』之秘密通訊自由,由此可知通訊的另一方亦受到秘密通訊自由之保障。(註2) 參考書目註1: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2011年9月五版,頁256-258。註2:蕭...
|
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律上指未證明事實的真相,推定為或然者,稱為「認定」。
|
自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蹤達一定之期限而未知其生死,則法院可就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宣告其死亡,經公告後,該人自此在法律上推定為已死亡之人。胎兒的權利能力胎兒在母親體內尚未出生,但為保障其出生後之利益,將其預先假設為一可承受利益之主體,依據民法第7條之規定,其權利能力在現受利益之範圍內視為既已出生。然,胎兒若為死產,則既已享有之利益回溯隨之解除。自然人的行為能力「行為能力」係指行為人在法律上作有效法律行為之資格。以人之意思表示為基礎, 依其意思、思慮作為考量,民法上將行為能力劃分為三類,分別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及「完全行為能力」...
|
推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定探討。[例]對於這次金融弊案,政府決定推究有關官員的責任。
|
詢問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機的增強或是協助學生發展其分析之思考技巧。詢問策略提供學習者確定問題、形成假說、收集數據及評價其推定之假說的機會。藉由鼓勵討論之過程,提供多元練習機會,由教師協助學生發展詢問之技巧。(註1)目錄1 詢問過程之步驟1.1 確定問題1.2 形成假說1.3 收集數據1.4 評估假說1.5 歸納1.6 分析詢問的過程2 參考書目3 關鍵字 詢問過程之步驟 確定問題詢問過程以確定問題做為開端,且確立操作型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對於調查是必要的。而計畫詢問活動之開始與教師教導學生收集、分析數據之方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