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插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人講話時,從中插進去說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既大膽,就叫他出個醜何妨!纔曉得我們老爺們下棋,不是他插得嘴的!」《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劉學深不等他說完,插嘴辯道:『良家是人,妓女亦是人,託業雖卑,當初天地生人,卻是一樣。』」也作「插口」、「插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中途加入。如:「插班」、「插隊」、「插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說話。如:「貧嘴」、「多嘴」、「插嘴」。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硬的百歲老翁,爬上枯朽的樹枝。」顧愷之道:「井口的轆轤上躺了一個嬰兒。」當時一名殷仲堪的參軍也在場,插嘴說:「盲人騎著瞎馬,在半夜來到深池旁邊。」因為殷仲堪有一隻眼睛瞎了,聽了感同身受,便說:「咄咄逼人!嘿嘿!這真是情勢逼人啊!」指他所陳述的狀況氣勢逼人,使人畏懼。後來「咄咄逼人」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言詞凌厲,氣勢迫人。 + 晉朝女書法家衛鑠在〈與釋某書〉中提到,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楷書已得到她的真傳,寫出來的字咄咄逼人,而且筆勢流利精妙,字體強勁有力而秀美,能力足夠到尚書館擔任書寫的工作。此處「咄咄逼人」一語用來形容文字的氣勢逼近或超越她自己的作品,令人敬畏。
不容置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容許插嘴或批評。如:「他發表言論時,滔滔不絕,又不容置喙,誰能勸得了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插嘴或轉移他人的注意力。如:「他故意把話題岔開。」《紅樓夢》第八二回:「襲人見他說話造次,連忙岔道:『媽媽,你乏了,坐坐吃茶罷!』」
置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插嘴以發表言論。《福惠全書.卷五.蒞任部.詳文贅說》:「一介微員,應否蠲免,安敢置喙。」
盲人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硬的百歲老翁,爬上枯朽的樹枝。」顧愷之道:「井口的轆轤上躺了一個嬰兒。」當時一名殷仲堪的參軍也在場,插嘴說:「盲人騎著瞎馬,在半夜來到深池旁邊。」因為殷仲堪有一隻眼睛瞎了,聽了感同身受,便說:「咄咄逼人!嘿嘿!這真是情勢太逼人,令人膽顫心寒。」後來「盲人瞎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茫然不知處境極為危險。
因人成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關係,是非常明白的,怎麼大王從早晨到正午還做不出決定,這是為什麼呢?」楚王聽了非常不快,責他不應該插嘴。毛遂按著劍說:「大王責我,乃是以為楚國人多,但我現在十步之內便可殺你,使你不能再做楚王,你的性命全操在我手上,……以楚國的強盛,與秦國的白起一戰,仍失了鄢、郢二地,再戰又被燒了夷陵,三戰更被辱及先人,這是百代以後都應該怨恨的事啊!現在我國與你聯合,正是替你報仇啊!」楚王終於為毛遂感動,與平原君歃血為盟。毛遂也簽了字,然後對其餘隨員說:「你們也在堂下簽字吧!你們只是庸碌的隨從,不過靠人成事罷了。」 應用「因人成事」這句...
講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說話、談話。[例]別人在講話時,任意插嘴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