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2.42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揜口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摀著嘴巴偷笑。《品花寶鑑》第五一回:「嗣徽失驚,打了一恭,搖擺出來。諸生揜口葫蘆,一齊告退了。」也作「掩口胡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蘆葦: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水邊。莖高而中空,可以造紙、編製蓆子等。根莖可入藥。
蘆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多分布於溫帶、亞熱帶及熱帶地區。嫩莖可食用。有白蘆筍、綠蘆筍兩種品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葫蘆瓜:葫蘆形的瓠瓜,兩圓頭中間細腰。如:「爸爸說:這種葫蘆瓜晒乾挖空後,可以裝水、盛酒,也可以剖半做水瓢。」
葫蘆:指葫蘆瓜。兩圓頭中間細腰的瓠瓜。或泛指其它形似葫蘆的器物。如:「這葫蘆香包好可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捕取。《文選.曹植.七啟》:「曳文狐,揜狡兔,捎鷫鷞,拂振鷺。」
2.遮蔽。通「掩」。《禮記.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唐.魏徵〈理獄聽諫疏〉:「此猶捕雀揜目,盜鐘而揜耳者,祇以取誚,將何益乎?」
3.奪。《淮南子.氾論》:「怯者夜見立表,以為鬼也;見寢石,以為虎也;懼揜其氣也。」
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壺蘆的別名。參見「壺蘆」條。
2.葫蘆的果實。古人常挖出其瓤,空其中作為貯酒的器具。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四.弄蘆成詩》:「王筠好弄葫蘆,每吟詩,則注於葫,傾已復注,若擲之於地,則詩成矣。」也作「胡盧」。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