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搓湯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糯米研磨成糊狀的湯圓材料再揉成圓球形。如:「每年冬至,搓湯圓成了弟妹們的最大樂趣。」
2.比喻選舉或投標時,一方以金錢賄賂,使其對手退選或退出。如:「每次選舉,一些即將參選而財力較差的候選人,常被以搓湯圓的方式勸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手反覆相揉、磨擦。如:「搓湯圓」、「搓麻繩」。《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說著急得搓手頓足,滿面流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中心至外環距離相等的形狀。如:「圓形」、「圓周」。
圓形的。如:「圓球」、「圓桌」、「圓柱」。
周全。如:「圓滿」、「團圓」、「圓融」。
使周全、使完整。如:「圓謊」、「自圓其說」。
婉轉、滑潤。如:「字正腔圓」、「聲音圓潤」。
量詞。用於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圓等於十角。如:「拾圓」、「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水。如:「赴湯蹈火」、「揚湯止沸」。
含有多量汁液的食物。如:「湯麵」、「湯圓」、「蛋花湯」。
食物烹煮後所得的汁液。如:「高湯」、「菜湯」。
酒的代稱。如:「黃湯」。
藥材加水煎熬成的汁液。如:「湯劑」、「湯藥」。
溫泉。如:「湯泉」、「大眾湯」。
姓。
湯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糯米所製成的食品。由糯米粉揉製成圓糰狀,分有餡、無餡兩種。清.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湯圓》:「一曰湯糰,北方人謂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實常年有之。屑米為粉以製之。……有甜鹹各餡,亦有無餡者,曰『實心湯圓』。」也稱為「湯糰」。
捏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捏麵人又稱「糯米尪仔」,是一種用彩色麵團做成玩偶的民俗工藝。 起源與發展捏麵人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從新疆出土的麵製人俑與小豬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看來,推測捏麵人技藝的起源相當早,在三國時代與唐宋也有類似記載。(註1)一開始臺灣並無「捏麵人」這個說法,而且也只是大家冬日搓湯圓的娛樂,搓完湯圓後,大人們通常會故意留下一些「粿碎」(臺語),利用事先買好的少許染料將粿碎染色,搓成十二生肖動物,因此又稱為「雞母狗仔」。玩膩之後將這些麵團投入熱水或烤火,即可當作點心食用,十分環保。(註2)日治末期,「雞母狗仔」已經逐漸商業、職業化,玩...
搓圓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仔,即湯圓。民俗於歲時喜慶,尤其在元宵和冬至二節,閤家搓湯圓,取團圓吉祥之意。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