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65.6293 ms
共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搓湯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糯米研磨成糊狀的湯圓材料再揉成圓球形。如:「每年冬至,搓湯圓成了弟妹們的最大樂趣。」
2.比喻選舉或投標時,一方以金錢賄賂,使其對手退選或退出。如:「每次選舉,一些即將參選而財力較差的候選人,常被以搓湯圓的方式勸退。」
|
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手反覆相揉、磨擦。如:「搓湯圓」、「搓麻繩」。《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說著急得搓手頓足,滿面流淚。」
|
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中心至外環距離相等的形狀。如:「圓形」、「圓周」。
|
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水。如:「赴湯蹈火」、「揚湯止沸」。
|
湯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糯米所製成的食品。由糯米粉揉製成圓糰狀,分有餡、無餡兩種。清.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湯圓》:「一曰湯糰,北方人謂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實常年有之。屑米為粉以製之。……有甜鹹各餡,亦有無餡者,曰『實心湯圓』。」也稱為「湯糰」。
|
捏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捏麵人又稱「糯米尪仔」,是一種用彩色麵團做成玩偶的民俗工藝。 起源與發展捏麵人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從新疆出土的麵製人俑與小豬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看來,推測捏麵人技藝的起源相當早,在三國時代與唐宋也有類似記載。(註1)一開始臺灣並無「捏麵人」這個說法,而且也只是大家冬日搓湯圓的娛樂,搓完湯圓後,大人們通常會故意留下一些「粿碎」(臺語),利用事先買好的少許染料將粿碎染色,搓成十二生肖動物,因此又稱為「雞母狗仔」。玩膩之後將這些麵團投入熱水或烤火,即可當作點心食用,十分環保。(註2)日治末期,「雞母狗仔」已經逐漸商業、職業化,玩...
|
搓圓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仔,即湯圓。民俗於歲時喜慶,尤其在元宵和冬至二節,閤家搓湯圓,取團圓吉祥之意。
|
![]()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