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搓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普米族群眾自娛性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省蘭坪、麗江等縣普米族聚居區。意為跳舞,又稱《羊皮舞》、《四弦舞》。傳說:被驅趕的普米族,聚集在翻山埡口,圍著篝火通宵達旦《搓蹉》,對方誤認為普米族人太多,就不敢再驅趕。又傳說:普米人彈起四弦,跳起《搓蹉》,把大小妖精嚇的四處逃命,妖精們說:世上什麼都不怕,就怕普米跳《搓蹉》。說明《搓蹉》是力量的象徵。在蘭坪河西大羊一帶,還有一種無伴奏《搓蹉》。一般說《搓蹉》有十二套舞步。有〈團聚舞〉、〈追趕步〉、〈臀部相撞舞〉、〈鞋底相撞舞〉、〈碗筷舞〉、〈壓腳跟步〉、〈跺腳抬腿步〉、〈二步一抬跑跳步〉、〈三步一抬跑跳步〉、〈點地轉身步〉、〈龍跳步〉、〈結尾步〉。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手揉物或自相揉擦。如:「搓湯圓」、「搓繩子」、「搓手頓腳」。
將物置於手中運轉。如:「搓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蹉跎:虛度光陰。如:「蹉跎光陰」、「蹉跎歲月」。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