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4.70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搔耳捶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抓耳朵、捶胸膛。形容焦躁悔恨的模樣。《西湖佳話.三生石跡》:「心下十分悲咽,便搔耳捶胸,焦躁起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身體前面脖子以下、肚子以上的部分。如:「胸部」、「胸脯」、「抬頭挺胸」。
心中、內心。如:「胸有大志」、「胸有成竹」、「胸無點墨」。
指人的氣量、懷抱。如:「胸懷」、「胸襟」、「心胸狹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指甲或器物輕輕的抓、刮。如:「搔癢」、「搔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杖敲打。如:「捶背」、「捶胸頓足」。《荀子.正論》:「捶笞臏腳,斬斷枯磔。」
2.舂、擣。《禮記.內則》:「欲乾肉,則捶而食之。」
鞭、杖。《莊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韓非子.姦劫弒臣》:「無捶策之威,銜橛之備,雖造父不能以服馬。」
捶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怒極或痛極時用手捶打自己的胸膛。如:「乍聞母親去世噩耗,他捶胸大哭,不能自抑。」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