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搗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杵捶擊衣物使乾淨。北周.庾信〈夜聽搗衣〉詩:「秋夜搗衣聲,飛度長門城。」《老殘遊記》第三回:「走著看著,見河岸南面有幾個大長方池子,許多婦女坐在池邊石上搗衣。」也作「擣衣」。
3.樂曲名。琴曲。相傳為唐代潘庭堅所作。古代秋涼時,家家婦女為親人趕冬衣而搗衣,故樂曲以表現婦女對遠方親人思念的情感為主。也稱為〈搗衣曲〉、〈秋杵弄〉、〈秋水弄〉、〈秋院搗衣〉。
搗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捶擊衣物的木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身上穿的,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如:「毛衣」、「雨衣」、「豐衣足食」。
包在物體外的東西。如:「糖衣」、「書衣」。
苔衣、地衣: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
衣缽:原指佛教徒傳承的信物,後泛指師父傳給弟子的學問或技藝。如:「衣缽相傳」、「承其衣缽」。
文言動詞。穿著。如:「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捶打。如:「搗衣」。
寥寥無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古體下.七言》建安1>以後,五言2>日盛。晉、宋、齊間,七言歌行3>寥寥無幾。獨〈白紵歌〉、〈行路難〉時見文士集中,皆短章也。梁人頗尚此體,〈燕歌行〉、〈搗衣曲〉諸作,實為初唐鼻祖。 〔注解〕 (1) 建安:東漢獻帝的年號(西元196∼219)。 (2) 五言:指五言詩,每句五字的詩。有五言古詩、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五言排律等。 (3) 七言歌行:即七言古詩。歌行,一種古詩詩體。放情長言為「歌」,步驟馳騁為「行」。後漸無嚴格區別,而合歌行為一體。其音節、格律較一般詩體自由,富於變化。
寥寥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寥寥無幾」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古體下.七言》建安1>以後,五言2>日盛。晉、宋、齊間,七言歌行3>寥寥無幾。獨〈白紵歌〉、〈行路難〉時見文士集中,皆短章也。梁人頗尚此體,〈燕歌行〉、〈搗衣曲〉諸作,實為初唐鼻祖。 〔注解〕 (1) 建安:東漢獻帝的年號(西元196∼219)。 (2) 五言:指五言詩,每句五字的詩。有五言古詩、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五言排律等。 (3) 七言歌行:即七言古詩。歌行,一種古詩詩體。放情長言為「歌」,步驟馳騁為「行」。後漸無嚴格區別,而合歌行為一體。其音節、格律較一般詩體自由,富於變化。
擣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杵捶打生絲以去蠟,使生絲柔白而富有彈性,而能織成衣物。也作「搗衣」。
2.捶擊衣物使乾淨。《樂府詩集.卷四五.清商曲辭二.唐.李白.子夜四時歌四首.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也作「搗衣」。
流血漂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杵,搗衣棒。流血漂杵形容血流之多,足以使搗衣棒漂浮起來。比喻死傷慘重。宋.陸游〈禹廟賦〉:「流血漂杵,方自此始。」也作「流血漂鹵」。
砧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搗衣的墊石與棒槌。唐.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詩:「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宋.蘇軾〈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
砧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搗衣聲。唐.李頎〈送魏萬之京〉詩:「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唐.韓翃〈固題仙游觀〉詩:「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