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7.23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搜索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尋找失蹤的人物而組成的隊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繩。如:「繩索」、「鋼索」、「麻索」、「鐵索」。
尋找。如:「摸索」、「探索」。
要求。如:「索價」、「索求」、「強索」、「索取」。
毫無。如:「索然無味」。
孤獨的、疏離的。如:「離群索居」。
索性:率直、直接了當。如:「咱們索性就先走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尋、尋求。如:「搜集」、「搜尋」、「搜救」、「搜索」、「搜捕」、「搜括」、「搜羅」。
檢查、檢點。如:「搜身」、「搜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列。如:「路隊」、「車隊」、「隊伍」、「成群結隊」。
集合多人而成的團體。如:「棒球隊」、「探險隊」、「消防隊」。
軍旅。如:「軍隊」、「部隊」。
量詞。用於計算成隊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隊人馬」。
搜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搜尋探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謝公時,兵廝逋亡,多近竄南塘,下諸舫中;或欲求一時搜索,謝公不許。」
丹大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自動解隊。並命令丹大西溪兩側以及卡伊凍部落的族人前往東南山區避難。日方南投廳聽到消息後,即時成立搜索隊(456名),由於警務課長金子惠敦擔任隊長,於1月11日從集集支廳(現今南投縣集集鎮)啟程,13日陸續到達卡尼段,並砲轟鄰近部落,17日前進各部落燒毀房屋及倉庫糧食,至24日於丹大駐在所前廣場約及相關人員協議停戰。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安東貞美英文關鍵字:Andō Teibi 出處許雪姬/著。台灣歷史辭典,2004年出版,頁154。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霧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槍掃射,或投彈轟炸躲藏於溪谷的原住民。11月下旬,起事的原住民抵抗力完全瓦解,同月20日,軍警聯合搜索隊解散,漸次返回原單位。12月26日霧社的警備恢復常態。12月30日總督府正式宣告「霧社事件」結束,決定「集團移往」於其他兩社,並以「保護蕃」稱呼。共有561人被收容,台灣總督石塚英藏和總務長官木下信等都因為霧社事件去職。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石塚英藏英文關鍵字:Ishizuka Eizō 出處許雪姬/著。台灣歷史辭典,2004年出版,頁1339~1440。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