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搬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搬弄口舌,扯是搬非。《水滸傳》第一六回:「兩個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聽了,也不著意,心內自惱他。」
搬口弄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蓄意調唆、搬弄是非。《水滸傳》第四四回:「必然嫂嫂見我做了這些衣裳,以定背後有說話。又見我兩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也作「搬弄口舌」、「搬脣遞舌」、「搬脣弄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動、遷移。如:「搬動」、「搬家」、「搬運」。
搬弄:挑撥。如:「搬弄是非」、「搬弄口舌」。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世變化無常,不可能永遠處於順境。元.楊文奎《兒女團圓.楔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後一場空。」《水滸傳》第二二回:「我初來時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卻聽莊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絮絮聒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言語瑣碎囉嗦。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這廝又來了,走將來絮絮聒聒的,我不聽他這窮言餓語的。」《水滸傳》第一六回:「那十一個廂禁軍,口裡諵諵訥訥地怨暢。兩個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
搬弄口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唆、搬弄是非。如:「他們之間的誤會已夠深,你就別再搬弄口舌了!」也作「搬口弄舌」。
搬脣遞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蓄意調唆、搬弄是非。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這個兩頭白面搬脣遞舌的歹弟子孩兒。」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獻慇懃搬脣遞舌,貪賄賂似爭餳競血。」也作「搬口弄舌」。
搬脣弄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蓄意調唆、搬弄是非。明.徐𤱻《殺狗記》第一七齣:「龍卿子傳,搬脣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輕信。」也作「搬口弄舌」。
怨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埋怨、抱怨。《水滸傳》第一六回:「那十一個廂禁軍,口裡喃喃訥訥地怨暢,兩個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我心裡也道罷了,只愁大哥與老官人回來怨暢,怎的了?」也作「怨悵」。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