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24.20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擊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軍以戈矛相攻。《書經.牧誓》唐.孔穎達.正義:「戈謂擊兵,矛謂刺兵。故云伐謂擊刺。」
2.以劍砍擊、劈刺之術。《晉書.卷一○二.劉聰載記》:「十五習擊刺,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尖銳的東西扎入或直擊。如:「行刺」、「刺殺」、「刺槍」。
以針繡物。如:「刺繡」、「刺字」。
細而尖銳的東西。如:「竹刺」、「魚刺」、「芒刺在背」。
譏笑、嘲笑。如:「諷刺」、「譏刺」。
暗中偵伺、打聽。如:「刺探」。
受外物刺激而產生不好的感覺。如:「刺眼」、「刺耳」、「刺鼻」。
刺激:A>感官因受外力影響而有所反應,或指反應的程度。如:「聲光刺激」、「非常刺激」。B>特指不好事情的影響。如:「這次打擊對他來說刺激太大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打。如:「攻擊」、「擊退」、「擊敗」、「迎頭痛擊」。
敲打。如:「敲擊」、「擊鼓」。
接觸。如:「目擊」、「觸擊」。
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4) 畢使:完成使節任務。 (15) 秦王:秦始皇。 (16) 發:打開。 (17) 揕抗:擊刺、抵禦。揕,音ㄓㄣˋ。〔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舞陽,前謝曰:「北蕃蠻夷之鄙人,未...
步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軍隊行進;伐,以兵器擊刺。「步伐」泛指隊伍行進的腳步。《文明小史》第五六回:「行列十分整肅,步伐十分整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古代一種執干戈作擊刺狀的舞蹈。《詩經.周頌.維清.序》:「〈維清〉,奏象舞也。」漢.鄭玄.箋:「象舞,象用兵時刺伐之舞,武王制焉。」
擊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劍相擊刺之術。《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少時好讀書,學擊劍。」
武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擊刺等武術方面的技藝。如長拳、太極拳、劍術、刀術、槍術、棍術等。《三國志.卷四○.蜀書.劉封傳》:「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自幼空自學了一身武藝,遭天倫之慘,奔波辛苦,數十餘年。」
象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曲名。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仿效而為舞,稱其舞樂為象舞。《詩經.周頌.維清.序》:「維清,奏象舞也。」唐.孔穎達.正義:「謂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作樂,象而為舞,號其樂曰象舞。」
紫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駿馬。《南史.卷六三.羊侃傳》:「帝因賜侃河南國紫騮,令試之。侃執槊上馬,左右擊刺,特盡其妙。」唐.王昌齡〈塞下曲〉四首之一:「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